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bēi

  • 拼音:bei
  • 注音:ㄅㄟ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2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DJDN
  • 五笔98:HDHN
  • 五行:
  • Unicode:U+60B2
  • 四角号码:11331
  • 仓颉输入法:LYP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2603
悲字拼音(带声调)
bēi}
悲字笔顺
竖横横横竖横横横捺折捺捺
悲组词
哀悲 悲催 悲壮 悲筑 悲智 悲咤 悲吒 悲唶 悲愿 悲怨 悲郁 悲雨 悲忧 悲吟 悲音 悲悒 悲抑 悲噎 悲咽 悲泫 悲绪 悲羞 悲欣 悲辛 悲忻 悲心 悲啸 悲响 悲絃 悲弦 悲喜 悲惜 悲怃 悲翁 悲文 悲惋 悲婉 悲痛 悲恸 悲田 悲涕 悲啼 悲叹 悲台 悲酸 悲悚 悲嘶 悲思 悲丝 悲声
与悲相关的成语
悲不自胜 悲愤填膺 悲观厌世 悲欢离合 悲天悯人 悲痛欲绝 悲喜交集 悲声载道 悲歌易水 悲歌击筑 悲愁垂涕 慈悲为怀 慈悲为本 大慈大悲 慷慨悲歌 老大徒伤悲 乐极生悲 乐尽悲来 乐极则悲 乐极悲生
基本解释

bēi  ㄅㄟˉ ◎ 伤心,哀痛: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 ◎ 怜悯:悲天悯人。

反义词

喜、乐

英文翻译

sad   doleful   sorrowful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ēi  〈形〉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grieved;sad]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doleful]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solemn and stirring]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grieved and indignation]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词性变化 bēi  〈动〉 (1) 眷念;怅望 [think of]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compassion;pity]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sigh with feeling]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lamentable;sad]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 bēi  〈名〉 (1) 悲哀,伤心[sorrow]。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sad with feeling]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karuna]。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hardworking]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bēi][《廣韻》府眉切,平脂,幫。][《集韻》逋眉切,平脂,幫。](1)哀痛,伤心。(2)悲壮,悲凉。(3)谓悲感动人。(4)思念;怅念。(5)怜悯。(6)佛教语。谓愿解他人痛苦之心。

音韵参考

[上古音]:微部帮母,p?i[广 韵]:府眉切,上平6脂,bī,止開三平脂B幫[平水韵]:上平四支[唐 音]:*byi[国 语]:bēi[粤 语]:bei1[闽南语]:p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悲;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88第37【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𠀤音𤰞。【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又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