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国学古籍

曹操诗集

  •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1989年版)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气出唱(三首)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火昆]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忄曷]。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其二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门”内有“言”,音“银”)!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艹务][艹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其三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精列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短歌行(二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禾巨]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秋胡行(二首)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

      负□(“拚”的“厶”改为“合”,音“演”)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

      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沈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遥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愚,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善哉行(三首)

      古公□(“擅”去提手旁,音“胆”)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作于建安十一年)

      步出夏门行(五章)

      艳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作于建安十二年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昆鸟]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博改金旁)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至十三年冬)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艹丰][艹赖]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董逃歌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上台下木,音“喜”)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方按:此首不似魏武手笔,或题为曹丕或甄后所作,或曰古辞,姑录此备考。

作者:曹操

散论

  • 我写字没有任何禁忌,执笔、展纸、坐法,一切顺乎自然……在动笔的时候,我决不因为迁就美观而违犯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

    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因为自然之波澜以为波澜,乃为致文。泥古非也,拟古亦非也。无古人之气息,非也;尽古人之面貌亦非也。以浩浩感慨之致,卷舒其间,是古是我,即古即我,乃为得之。

    二王之书,未必皆巧,而各有奇趣,甚者愈拙而愈妍,以其笔笔皆活,随意可生姿态也。试以纸覆古人名帖仿书之,点画部位无差也,而妍媸悬殊者,笔活与笔死也。

    标准草书自序

    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现代各国印刷用楷,书写用草,已成通例;革命后之强国,更于文字之改进,不遗余力。传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事虽细,可以喻大。且今之所谓器者,乃挟之与各国各族竞其优劣,观夫古今民族之强弱,国家之存亡,天演公例,良可畏也!然则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

    吾国草书之兴,以草篆草隶为权兴。秦汉以来,其用日增,其法日进,其称日繁,约而言之,可成三系:

    一曰“章草”,解散隶体粗书之者也。其为法:利用符号,一长也;字字独立,二长也;一字万同三长也。当时作者,实有远见。所措创业未竟,而定型遂成,以致不能进步!汉张芝、吴皇象、晋索靖皆一时领袖。张书遗迹渺然,但可于两汉遗简,想像神采;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出师颂》,可谓章草范本。然全体繁杂之字,简单化者不过十之三四,其于赴急应速之旨,固本达也。 二曰今草,继章草而改进者也。其为法:重形联,去波磔,符号之用加多,使转之运益敏,大令所谓穷伪略之理,极章纵之致者,最为得之。虞世南云:“王廣、王洽、逸少、子敬,俯拾众美,会兹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以王氏之多才,为风气之领导,景众既广,研讨弥笃,一字组织有多至数十式如阁帖所示者,创作精神之惊人,可以想见。或谓当时作家,自矜博赡,故生变化,以竞新赏;实则流传笔札,皆为试验之作,未及验定耳!陈僧智永,书真草千字文八百本盖有志统一体制,以利初学者。而唐以功令者取士,干禄字书,应运以作。草书遂离实用而入于美艺矣!唐太宗尤爱《兰亭序》、《乐毅论》,故右军行楷之妙,范围有唐一代。《十七帖》之宏逸卓绝,反不能与狂草争一席之地,虽有孙过庭之大声疾呼,而激流所至,莫之能止。

    三曰狂草,草书中之美术品也。其为法:重词联,师自然,以诡异呜高,以博变为能,张颠索狂,振奇千载。《肚痛》、《自叙》,可为代表。一笔草、连绵草,古虽有之,而成系统,开脉流,实自此绐。散氛埃于大地,而曰“挥毫洛纸如云烟”,亦可异矣!然其组织之巧,用笔之活,于法理变化,多所启发;且如索师晚年合作,矩鑊甚严,其贡献之大,唐以后作家,远不逮也!

    隋唐以来,学书者率从千文习起,因之草书名家多有千文传世,故草书社选标准之字,不能不求之于历来草圣,更不能不先之于草圣千文。一因名作聚会,人献其长,选者利益,增多比较;一因习用之字,大半已俱,章法既立,触类易通。斯旨定后,乃立原则:曰易识,曰易写,曰准确,曰美丽,依此四则,以为取舍。字无论其为章为今为狂,人无论其为随为显,物无论其为纸帛、为砖石、为竹木简,唯期以众人之所欣赏者,救灾供众人之用;并期经此整理,习之者由苦而乐,用之者由分立而统一,此则作者唯一之希望也。

    吾国习称,文之善者曰文豪,草之善者曰草圣,谓之重视草书也可,谓之高视草书也亦可。故善之者,或许其通神,或赞其入道,或形容其风雨驰骤之状,或咨嗟其喜怒性情之寄,而于字理之组织,则多所忽略!非之者,又谓草书之人,技艺之细,四科不以此求备,博士不以此讲试,而于易简之妙用,则不大复致思,此草书所以之晦,亦即草书之所以难也。今者代表符号之建立,经历来圣哲之演土进,偶加]排比,遂成大观,所谓草书妙理,世人求之毕生而不能者,至今乃于平易中得之,真快事也。

作者:于右任

梅磵诗话

  • 卷上  山谷云:“俞清老作景陶轩,名为未当。《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魏晋间所谓‘景庄’‘景俭’,从一人差谬,送相承谬。”余观叶靖逸《四朝闻见录》云:“真文忠公德秀字景元、楼定量献公钥尝从容扣之以字义,真公答以慕元德秀之为人,故曰‘景元’。楼公取《诗》注‘景行行止’处示之,则‘景’之义为‘明’,谓‘高山仰止’对‘明行行止’也,真遽易为希元。盖‘景元’乃‘明元’,无谓也。。今人命字,以“景”为“希”者滔滔皆是,亦承袭之误欤?  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谢玄晖《酬王晋安》诗云:“论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予观陈简斋《和张规臣墨梅》诗云:“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妇。  相逢京洛还似旧,惟恨缁尘满素衣。”结用陆谢语,道得著。

      晁文元《随因纪述》云:“晋右将军王羲之,器宇词翰,三者俱优,而所作会于兰亭曲水序,有乐极悲来嗟悼之意。其语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吾观《文选》中但有王元长《曲水诗序》,而羲之序独不收,且谓梁昭明太子深于内学,以羲之不达大观之理,故不收之。余谓或者以‘丝竹管弦’语重复,‘天朗气清’非上巳日景象,《文选》遂不收入。”今晁公议论如此,则知昭明未必以此八字之故。况“丝竹管弦”《前汉张禹传》已有之;轻清为天,谓上巳日也,“天朗气清”亦何害?姑以此备识者详览。

      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乐天《制绫袄》诗云:“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溪诗话》云:“观子美乐天诗意,直欲推身利以利人。”余近阅遗山岗元好问《酒》诗云:“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  独惟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论证能酿沧海,尽醉区中民。”诗意宏阔,亦非苟作。

      杜子美《戎州》诗有“重碧黏春酒,轻红擘荔枝”之句。范石湖《吴船录》云:“印本‘黏’或作‘酤’郡有碑本,乃作‘黏’字。  当以碑本为正。”石湖之说固有所据,然考之元微之《元日》诗云:

      “羞看稚子先拈酒。”白乐天诗云:“岁酒先拈辞不得。”“拈”指取物也,乃唐人语。作“黏”作“酤”皆非。  成都号锦官城。眉山岗史学斋绳祖内子著《锦官百咏》,锓梓于柯山倅廨。余观杜老《春夜喜雨》诗云:“晓看红泾处,花重锦官城。”锦官正指成都,赝本以“官”为“宫。,误矣。  前辈咏子规者多矣。杜老一篇,专讽明皇失位幸蜀,肃宗自即位灵武,又为李辅国所间,迁明皇于西内,故云:”君不见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为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末云:“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又有“君看君鸟情,犹能事杜鹃”之句,皆托此以讽也。建炎间,苗传刘正彦作乱,是时中丞郑縠密遣谢向如平江,仍作诗寄吕元直张德远二公云:“杜鹃飞飞无定栖,寄巢生子百鸟依。园林花老昼夜啼,安得猛士挟以归。”吕张得诗即起兵,成复辟功,诗不徒作也。巴蜀自丙申、丁酉以来,遭兵祸不歇,冰崖萧斯立一绝云:“思归方言语苦悲辛,啼老江南绿树春。莫倚巴西君故土,巴西风景近愁人。”意新语警,亦非泛泛之作。

      岳州洞庭湖广袤八百里。杜老《登岳阳楼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内翰洙注云:“《风土记》曰:‘阳羡县东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穴,潜行地中,无所不通,谓之洞庭地脉。’”按阳羡乃常州旧县名,东有太湖,乃苏湖常三州大湖,湖中有洞庭山,遽指此为岳之洞庭湖,可乎?

      李太白《庐山岗瀑布》诗有“疑是银河落九天”句,东坡尝称美之。又观太白“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一联,磊落清壮,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也。然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此诗之妙。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愁风。二百年来汴河路,莎草和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此白乐天《隋堤柳》诗也,感物怀古,可为后世鉴戒。宋开禧丁柳,权臣韩侂胄诛死,刘淮叔通《咏韩家府》诗云:“宝莲山下韩家府,郁郁沉沉深几许。主人飞头去和虏,绿户玄墙锁风雨。九世卿家一朝覆,太师之诛魏公辱。

      后人不信有前车,突兀眼前看此屋。”末意与乐天诗相似,章泉赵昌父甚称赏之。

      韩退之《石鼎联句诗序》云:“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岗道士轩辕弥明自衡山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基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唐子四文录》云:“东坡隔句对云:‘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或云‘结’字古‘髻’字。按《东汉马廖传》:‘长安语云:“城中好高结。”’而退之序是‘长颈高结,喉中又作楚语’。”余谓如此点句方是。近世刘后村《老道士》诗云:

      “老于蒙叟仍黄馘,配以弥明亦结喉。”此又因坡诗而承袭其误也。

      潘阆字逍遥,钱塘人。今武学前有潘阆巷,即其所居之里。巷内三将军庙,有阆祠堂。阆工唐风,归自富春,有“渔浦风波恶,钱塘灯火微”之句,人多称之。为秦王记室参军,王坐罪,捕阆急,阆自髡其发,易缁衣出南薰门。后太宗意渐解,再入京,敕受四门助教。阆以老懒不任朝谒为辞,自封还敕命时文法犹疏简若此。未几论者谓阆终秦党,语多怨望,遂编置信上,勺道旁石井泉,题诗柱上云:“炎炎畏日树将焚,却怅都无一点云。强跨蹇驴来得到,皆疑渴杀老参军。”犹称记室旧衔,亦可谓忠于所事矣。苏黄门见之,以为有前辈气味,不在石曼卿苏子美下。沈存中笔谈载潘阆有诗名,与钱易许洞为友。钱许皆一时名士,阆之取友,又可想见。近世陆放翁《老学庵笔记》亦称其“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之句。嘉定间,杭守建先贤祠于西湖,欲祀阆于列,有风不宜者,遂黜阆。事见叶靖逸《四朝闻见录》。

      林和靖诗好为的对,虽人名亦取其字虚实色类相偶,如“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之类,人多称其工。然侯白本非伶伦,以秀才入官,隋文帝尝令于秘书省修国史,但好为滑稽,《启颜录》亦称其机单辨敏捷。杨素与牛宏退朝,白谓素曰:“日之夕矣。”素大笑曰:“以我为‘牛羊下来’耶。”其诙谐皆此类。《隋唐书》亦有侯白《笑林》十卷,世为优者多益之,故和靖以为伶伦,误也。

      绝句括尽题意方佳。清献赵公《八咏楼》诗云:“侯诗价满东吴,《八咏》篇章意思殊。闻说当时清瘦甚,不知还为苦吟无?”又《绣川湖》诗云:“东南山岗水闻之久,未省人曾说义乌。万顷波涛惊客眼,始知中有绣川湖。”二诗括尽题意,得绝句体。

      华阴员资深《三莲诗话》云:“或传富郑公奉使辽国,虏使者云:  ‘早登鸡子之峰,危如累卵。’答曰:‘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岗。’又曰:‘酒如线,因针乃见。’富答曰:‘饼如月,遇食则缺。’《诗话》系录本,员乃南渡前人。辛巳岁,偶于朋友处见之,所载富公之诗皆杰特不凡,因笔于此。

      晁文元《法藏研讨会金》载诗一联云:“两轮日月搬兴废,一合乾坤夹是非。”达者之言也,不言何人作。余观张世南《宦游纪闻》,知为蜀人焦夫子。“搬”字元作“磨”字。焦,宋初人,忘其名,以博学教导后进,故世以夫子称之。

      陈亚,维扬人,仕至太常少卿。性好谐谑,尝蓍《药名》诗行于世。幼孤,育于舅家。舅姓李,为医工,人呼为“衙推”。亚登第,人皆贺其舅。亚有诗云:“张公吃酒李公醉,自古人言信有之。陈亚今年新及第,满城人贺李衙推。”

      金陵半山岗寺乃荆公旧宅,屋后有谢公墩,下临深沟,上有古木,余尝与漕幕诸公同游。荆公旧有诗云:“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他人欲{隐木}括此意,非累数十方言不可,而公二十八字尽之,真得束广就狭体。  荆公诗云:“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春鉏影外天。”搏黍,黄鹂也。《诗疏》云:“黍方熟时,鸣于桑间。”舂鉏,鹭也。《尔雅》云:“取鹭之行步”云。冰崖萧立之秋日绝句云:“野店聊为一枕谋,五更归梦入乡愁。溪流清浅舂鉏晓,篱落荒凉络纬秋。”咏二物而寓耕织意,亦一格。

      荆公行青苗、免役等法,引用一等小人,天下受其害,卒召六十年后靖康之祸。洪平斋有诗云:“君臣一德盛熙宁,厌故趋新用《六经》。但怪画图来郑侠,何斯春天议出唐坰。掌中大地山河舞,舌底中原草木腥。养就祸胎身始去,依然锺阜向人青。”按国史,侠尝从安石学,坰乃安石所荐,皆以新法不便攻之。此诗乃五十六字史论。  近时李石山振龙题荆公定林庵一联云:“谁令此地成南渡?所谓伊人在此山。”亦可传。

      荆公手种松在定林庵前,高标挺然,上侵霄汉。南丰曾景建诗云:

      “汇进群奸卒召戎,萌芽增减自熙丰。当时手植留遗爱,只有岩前十八公。”此亦诛心之论。

      西塘先生郑侠,字介夫,神话福州福清人。父监江宁府税时,先生就清凉寺读书,不交人事,惟正旦至日一归省亲。时荆公以舍人居忧,闻而奇之。有杨骥者,自鄱阳来学于荆公,公使依先生学。一夕大雪,先生读书过夜半,寒甚,呼骥起饮。酒酣登楼,观雪赋诗,气宇浩然。诗云:“浓雪暴寒斋,寒斋岂怕哉!漏随书卷尽,春逐酒瓶开。一酌招孔孟,再斟留赐回。醺酣入诗句,同上玉楼台。”他日骥谒荆公,语次诵先生诗,公叹赏曰:“真好学者。”累诵其“漏随书卷尽,春逐酒瓶开”之句。先生将应举,因贽所业谒荆公,公益称奖。

      既而登进士甲科,年二十四释褐,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调光州法曹。熙宁间,监安上门,时天久不雨,河北陕西饥民者皆流入京城,而京城外饥民尤多。公画而为图,且上书曰:“臣谨按安上门逐日所见绘成一图,百不及一。但经圣眼,亦可流涕,况于千万里之外哉!”历方言大旱及青苗、免役等事。上出侠图及疏示辅臣,问安石曰:“识侠否?”安石曰:“尝从臣学。”固乞避位。侠未几下台狱,窜汀州,又改英州,由是直声闻天下。后年逾八十,以寿终于家。观其妙年咏雪之作,其志趣已不凡。

      待制周孟阳,海陵人。少游径山,赋诗有“地高多与风云会,天近常为日月邻”之句,人以为遭遇英宗符。临川何尚书异少时登高峰坛,有“天近风转清,地高日难晚”之句。林黄中侍郎见之,知其异日必贵且寿。余圩下年前之杭,常登吴山岗,见一第宅桃符云:“地高春易盛,天近泽常多。”亦以“地高”对“天近”,仿前人句法也。  晁文元《耄智余书》云:“新鲜脍一箸,清醇酒一杯。晋室惟张翰,当时得意来。”陈灿山琰题二陆祠云:“尘暗香残二陆祠,可怜词藻妙当时。联镳入洛成何事,一段凄凉鹤不知。”合二诗而观,则张陆祸福之几,在知与不知耳。

      陈圣俞令举,嘉禾人。庆历中,登进士乙科。嘉祐四年,中制科,宰越之山阴。秩满当召试馆地朝廷行青苗法,上书力诋时政,谪监南康军酒税。到官,与刘太傅凝之日跨双犊,以穷康庐泉石之胜。见于诗歌云:“我骑牛,君莫笑,人间万事从吾好。千金市骨骏马来,乘肥大跃须年少。蒲为鞭,草为辔,瀑布山岗前松径里。看山岗听水要行迟,轻策缓驱尘不起。布袍葛带乌接,山家装束不时宜。匏树注酒就君饮,皁囊贮书当角垂。我吟狂,醉欲倒,同醉同吟白云老。此老不可天下人,一住庐山岗三十春。声如洪钟目如电,七十神光射人面。上牛下牛不要扶,合与山岗中作画图,汴州马上顾何如?春泥没腹仍溅帽,夜半归来人亦痡。天真丧乱百忧集,衣食毛发归妻孥。争如来骑牛,水光山岗色俱悠悠。”此歌世争传之。后遇赦还乡,绝意仕进。元丰中卒,葬于吾乡南门外之苏湾,距城仅三里许,过者必式焉。苏东坡作《定风波》词,自序云:“余昔与张子野刘孝叔李公择陈令举杨公素会于吴兴时,子野作《六客词》,卒章云:‘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后十五年,再适吴兴,而五人者皆已亡。”坡赋《后六客词》,又有“十五年来真一梦,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之句,盖惜之也。坡祭令举文云:“一奋而不顾,遂至于诉。一斥而不复返,遂至于死。”其哀穷悼屈,又可想见。

      李元膺《秋晚早行》诗云:“务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野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豆田深处草虫鸣。”近世雪窗张武子亦有《早行》诗云:“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末二句仅易三字,岂暗合耶?否则不无蹈袭之失。

      蔡宽夫为太学博士,和人“治”字韵诗云:“先生万古名何用,博士三十冗不治。”见《王直方诗话云》。近时方乌山岗《蒙仲吟稿》中亦有此联。

      李长吉集中有《染线上春机美人梳头歌》,婉丽精切,自成一家机轴。近世襄邑许介之集中,亦有《染丝上春机美人对镜歌》,颇得长吉体制。《染丝上春机》云:“锦江之水来蜀西,女红染丝上春机。可怜欲织未织时,思君意绪如乱丝。乱丝尚可理,妾愁渺无际。寒窗轧轧千万梭,断魂随梭暗来去。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寒蛩只解趣机杼,争奈情如刀剑伤。织成《回文》诗,寄与白玉郎。愿郎勿弃置,上有双鸳鸯。觑蓍双鸳鸯,忍教孤妾守空房?”《美人对镜歌》云:“天上雄鸡啼一声,人间万鸡相应鸣。美人红酣尚未醒,锁掣金匙鹦鹉惊。鹦鹉从来巧方言语,声聒锦帏残梦起。猛揎罗袖窝绿云,步逼妆台趁梳洗。玉奁脱覆光烁人,洞房环曲惊晓春。不是清空月飞入,如何中有姮娥身?轩辕百炼今湮灭,扬州青铜却奇绝。人非照镜镜照人,镜亦分明为人说。媸妍一镜固两般,狐妇怀奸心胆寒。闺中少女色庄丽,眉颊不妨终日看。”

      羊叔子镇襄阳,尝与人事邹湛登岘山,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叹,岘山因是以传。吾乡亦有岘山,在南门外,距城三里而近。上有李適之洼樽,下有古刹一区。乙亥冬,经兵火不存。东坡为守时,尝登此山岗,诗云:“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岗亭。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此山岗经东坡品题,亦因之而重。

      吾乡地濒具区,故郡以湖名。叶水心为赵守希苍作《胜赏楼记》,有“四水会于霅溪,镜波蓝浪”等语,然直斋为吴守子明记重建碧澜堂,亦云:“镜波蓝浪,万顷空阔”。以是观之,则水晶宫之称非浪得也。环城数十里,弥望皆菰蒲芰荷。城中月河莲花庄一带亦然。余赏爱杨廷秀《过霅川大溪》诗数语,形容最佳。诗云:“菰蒲际天青无连,只堪莲荡不堪田。中有一溪元不远,摺作三百六十湾。正如绿锦衣地上,玉龙盘屈于其间。”味此诗,则霅之胜概大略可见。  蜀僧居简号北磵,《忆霅》诗云:“梦忆湖州旧,楼台画不如。

      舟从城里地过,人在水中居。闭户防惊鹭,开窗便钓鱼。鱼沉犹有雁,不寄一行书。”前数句方言霅城景物,他乡所无也。

      贾收字耘老,霅之隐君子也,居城南。东坡作守时,屡过之,题诗画竹于壁间。耘老有诗集行于世。其家临流扃水,阁为浮晖,沈蔚会宗赋《天仙子》词咏其景,首句云“景物因人成胜概”是也。其后屋屡易主。南渡后,胡仔仲任卜居城南,与其故址相近,赋一绝载其事云:“三间小阁贾耘老,一首佳词沈蔚宗。无限当时好风月,如今尽属绩溪翁。”仲任乃待制,号三山老人,贯本歙之绩溪,后家居于苕。仲任蓍《丛话》,行于世,自号苕溪渔隐。又绘《渔隐图》,赋诗其上。其居今亦不存。余景定壬戌冬,得数椽于城南慈感渡侧,询之故老,云距贾公旧址不远,因作五言八句云:“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隔岩高低柳,当轩远近山。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闲。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乡人多有和者。

      东坡过皇恐滩,有“山忆喜欢劳远梦,滩名皇恐泣孤臣”之句。

      蜀中有喜欢山,坡公借此以对。胡澹庵南迁,行临皋道中,抵买愁村诗:“北望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汉武元鼎六年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杨廷秀《过瘦牛岭》诗云:“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二公效坡体,对俱的。余尝冬夜宿缙云打铁山岗,有“钦羔肯羡销金帐,问驿姑投打铁山”之句。  又泊奔牛闸,亦有一联云:“浮家小泊奔牛堰,远信因思回雁峰。”仿诸老格也。

      澹庵胡公以攻和议谪新州,守臣张棣党附秦桧,告公尝赋词云“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语言不逊,再谪吉阳军。余观公集中有《次罗长卿韵怀亲》诗云:“天乎自是非我孝,世间岂有人无亲。

      索居谁念卜子夏,不死日饮抛青春。少年忽作老翁老,故乡何似新州新。安得君来同夜话,寒炉自拨红麒麟。”味诗起句,亦含讽意,不但赋词也。

      澹庵在谪所,因读《离骚》,浩然有江湖之思,作《潇湘夜雨图》以寄兴,自题一绝云:“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不堪秋著枫林港,雨阔烟深夜钓寒。”时绍兴丁卯七夕也。后一百三十五年辛巳,此画归之苕溪赵子昂,余得一观,诗与画俱清丽可爱,结字亦端劲。世但见其诗文,而不知其尤长于墨戏,可谓“澹庵三绝”。

      山谷元丰间宰吉之太和,秩满,有《晚登快阁》诗云:“痴兒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岗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硃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此阁一经品题,名重天下,前后和者无虑数百篇,罕有杰出者。

      近世文溪李公昴英一绝云:“赋诗江阁凭阑日,伸足城楼濯雨时。逆顺境殊同一快,先生学力岂专诗。”命意造语俱切。文溪自注云:  “山谷谪居宜州城楼,得热疾,病中以檐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赵德行《宾退录》云:“州县率南面,然‘南面’二字,人臣不得用也。惟山岗谷《送徐隐父宰余干》诗云:‘地方百里身南面’,岂别有所本欤?”余谓《论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则此二字,人臣亦通用。

      山谷《别杨明叔》诗云:“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用药山答石头禅师语,但易“肤”为“毛”耳。戴式之《小楼登览》诗云:

      “皮毛剥落一真在,年纪侵寻百事非。”上句亦用药山语。  唐人诗云:“蛇蝎性灵生便毒,惠兰根异死犹香。”《诗人玉屑》许此一联为爱憎格。余观戴式之《京都怀徐渊子直院》诗一联云: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看。”亦此体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戴式之诗也。上句用唐子西《二月见梅》诗,云:“祇今已是丈人行,肯与年少争春风。”下句用《南史》:“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少年时。”用事亦一的对。  隋史《宇文化及传》“校尉令孤行达”,注:“令,离呈反,姓也,毕万之后。”《国语》“晋大夫令孤文子”,令孤为复姓,“令”系平声。戴式之《思归》诗云:“未有人供令狐米,欲从鬼借尉迟钱。”是以“令”为去声矣。

      夺胎换骨之法,诗家有之,须善融化,则不见蹈袭之迹。陆鲁望诗云:“溪山岗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萧洒侯。”戴式之《赠叶竹山》诗云:“山中便是清凉国,门下合封萧洒侯。”王性之诗云:“云气与山岗为态度,月华借水作精神。”式之《舟中》诗云:“云为山岗态度,水借月精神。”如此下语,则成蹈袭。李淑《诗苑》云:“诗有三偷语,最是钝贼,学诗者不可不戒。”

      范文正公《寄林处士》诗云:“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金下钓台?犹笑白云多事在,等闲为寸出山来。”僧显万诗云:“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三更云去逐竹雨,回头却羡老僧闲。”二诗写出山岗林真趣。

      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白乐天守吴门日,答客问杭州诗云:“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欧阳公诗云:“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卢赞元《雨》诗:“想行客过溪桥滑,免老农忧麦陇乾。”刘后村《卫生》诗云:“采下菊宜为枕睡,碾来芎可入茶尝。”《胡琴》诗云:“出山岗云各行其志,近水梅先得我心。”皆此格也。

      诗人喜用全语。东坡《戏徐君猷孟亭之皆不饮酒》诗云:“公独未知其趣耳,臣今时复一中之。”近世王才臣诗云:“归去来兮觉今是,不知我者谓何求。”乡人方君遇诗云:“是有命焉非幸致,不知我者谓何求。”方秋崖《送客水月园》诗云:“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潘倬诗云:“逝者扣斯未尝往,后之视昔亦犹今。”下语皆浑然天成,然非诗之正体。  毛友龙达可未第时,其内子寄以诗云:“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经年未报干秦策,不识如今舌在无?”达可,三衢人,后去“龙”字,止名友。政和间,由礼部出守乡郡。有《烂柯集》行于世。  毛幵平仲题《吊子陵钓台》云:“先生高隐事如何?岂谓功名不足多。知道故人能辨事,一竿赢得钓清波。”或云古今题钓台者,固多脍炙人口,此独得先生之心,后世惟陈希夷似之。余尝见潘庭坚《题希夷睡图》云:“夹马中紫气高,属猪人已蓍黄袍。太祖丁亥天成二年生。这回天下都无事,可是山岗中睡得牢。”合二诗而观之,则子陵希夷心事可以知其梗概。

      苕溪渔隐有“溪连短短长长柳”之句。后山诗云:“短短长长柳,三三五五星。”又《后山岗诗注》云:“唐王建诗:‘长长南山松,短短北涧杨。’前辈诗字字有来历。”杨时可《梅》诗云:“初无汲汲争春意,自是群花不肯开。”僧居简《柳》诗云:“初无恼乱东风意,自是东风恼乱他。”二诗皆有新意。  信州弋阳县西有大石,歧首,名丫头岩。或题云:“何不梳妆便嫁休,长教人唤作丫头。”欠两句,后施逵续之云:“只因未有良媒在,直至如今万万秋。”逵,建安人,太学第四人登第。后从范汝为之乱,范败,窜入北界,易名宜生,状元及第,仕至及第,仕至礼部尚书,复以出疆漏语被诛。

      忠愍李公若水字清卿,洛州人。靖康间为吏部侍郎,扈从钦宗至金人军,抗节不屈而死。余尝见其集中有《都下方言怀》诗一联云:

      “报主有心葵向日,致身无路手扪天。”又有七言八句云:“胡马南来久不归,山岗河残破一身微。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还雪飞。

      每事恐遗千古笑,此生甘与众人违。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观其平日方言志之作,气节可知矣。  曾裘父作《秦女行》并序云:“靖康间,有女子为金人所掠,自称秦学士女,在道中题诗云:‘眼前虽有还乡路,马上曾无放我情。’读之者凄然。余少时尝欲纪其事,因循数十年,不克为之。壬辰岁九月,因读蔡琰《胡笳十八拍》,慨然有感于心,乃为之追赋其事,号《秦女行》。云:‘妾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自从贬死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亦尝强学谢娘诗,未敢女子称博士。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飘然一身逐胡兒,被驱不异犬与鸡。

      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还期。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吞声钦恨从谁诉?偶然信口题诗句。眼前有路可还乡,马上无人容我去。诗成吟罢只茫然,岂意汉地能流传。当时情绪亦可想,至今闻者犹悲酸。忆昔中郎有女子,亦陷虏中垂一纪。暮年不料逢阿瞒,厚币赎之归故里。惜哉此女不得如,终竟老死留穹庐。空余诗话传凄恻,不减《胡笳十八拍》。’”《秦女》一行,意甚凄楚,曾诗地篇,辞甚感怆,皆可传也。  苍山岗曾原一子实,章贡人。七岁时,赋《杨妃袜》诗云:“万骑西行驻马嵬,凌波曾此堕香埃。谁知一掬香罗小,踏转开元宇宙来。”造语警拔,寓意精深,殊不类幼稚者。又有《题蔡琰别瞄图》云:“向来曾读《胡笳》曲,千言万语恨不足。今日重看离别图,琰也敛袂双眉蹙。手携二兒拦道啼,兒也凄蹙双牵衣。胡奴氈车酒连别,汉使驻马愁云低。当初入胡忆乡国,此日归汉胡地忆。知渠忆别还为谁,二雏迢天地隔。人生离别悲难胜,况乃母子那无情。重重氈帐夜深暖,谁知别泪今盈盈。君不见臂断兒蹄山店夜,世间此事无人画。”

      全篇甚有思致,末用五代史事尢佳。

      陈东少阳,京口人。定量和靖康间为太学生,上书攻诋六贼,天子嘉其忠,命之以官,弗受。建炎中兴,以直方言召至行在所,未得见。又三上书,首排柄国之臣,谓不足共大事。汪伯彦黄潜善怒之,力请诛殛,遂身膏东市。后天子感悟,追赠京秩。绍兴四年,再赠朝奉郎秘阁修撰,仍官其子弟,锡之土田,以恤其家。东少负气节,有愤世嫉邪之志。在太学时,尝因大雪与同舍生饮初筮斋,酒酣约联句为乐,公独为古诗一篇曰:“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雪随风洒中土。雪花著地不肯消,万亿苍生受寒苦。天公刚被阴云遮,世人冻死如乱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论证肯采掇传说闻达太上家!地上贱臣无言责,私忧过去如巳国。过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伯。天公傥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东方出日还照燿,坐令和气生人寰。”又为律诗三十韵,有“山岳遭埋没,乾坤蓍蔽蒙。已成堆积势,还费扫除功”之句,皆有深意。被收之日,视死如归,则东之志操,在此诗见之矣。

      曾茶山《访戴》云:“小艇相从本不期,剡中雪月并明时。不因兴尽回船去,那得山阴一段奇。”来子仪亦有诗云:“四山岗摇玉柤光浮,一舸玻凝不流。若使过门先见了,千年风致一时休。”子仪这祖茶山岗之意。近时大山萧山则诗云:“访戴何如莫访休,清谈生忌晋风流。渡江一楫无人画,多重王家剡雪舟。”运意高妙,真能发前人之未发。

      沈作喆字明远,吴兴人,守约丞相之侄,自号寓山。登绍兴进士第。尝为江右漕属,作《哀扇工》诗,掇怒洪帅魏道弼,捃深文劾之,坐夺三官。其后从人使虏,南涧韩无咎遗之诗曰:“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姬咏《团扇》。”有旨哉!洪有士子与寓山岗往来相款洽,一日清晨来访,寓山犹在寝,遂径造书室,翻箧中约,诗稿在焉,由是达魏之听。陈直斋《吴兴氏族志》云:“《哀扇工》诗,骂而非讽,非言之者罪也。”其诗不传。

      王公衮吉老,会稽山阴人。绍兴甲戌登进士第。仕至左司郎中。

      盗劫其母墓,狱成,盗不死,吉老手杀之,诣州自言。兄定量子请纳所居官,以赎其罪。时梅溪王公十朋为签幕,赋诗以美之云:“臣子大节孝与忠,父母仇雠天下同。贤哉会稽王孝子,感慨有古烈士风。  松楸一夕盗破冢,亲获鼠辈闻之公。有司守法贷其命,孝子衔恨无终穷。谁谓书生胆如许,貌若尪羸中甚武。手斩凶人提髑髅,请死伸冤诣公府。君不见齐襄内行世所羞,《春秋》贤之缘复雠。又不见胥鞭尸报父怨,太史为之作佳传。君今枕戈志已伸,更须移孝为忠臣。他年当作傅介子,誓斩楼兰雪国耻。”诗纪其实也。定量子名佐,以南省高选奉廷对魁天下。绍兴间,因不附秦桧而斥。淳熙中,平潭寇有功,天子嘉之,官至八座。吉老风节亦如是。其王氏之二难欤?

作者:韦居安

佛祖通载

  •   《四库总目提要》

      元释念常撰。念当姓黄氏,号梅屋,华亭人。延祐中居嘉兴大中祥符禅寺。是编前有至正元年虞集序。所叙释氏故实,上起七佛,下迄元顺帝元统元年,皆编年纪载。念常於至治癸亥尝驿召至京师,缮写金字佛经,因受法於帝师帕克巴是以卷首七佛偈後,即继以帕克巴所撰《彰所知论》。又所谓庄严劫、贤劫不知当中国何年,不能编次,故盘古以至周康王但略存帝王统系,自周昭王二十五年释迦牟尼佛诞生以後,始据内典编年。每条之後,多附论断。大旨主於侈神异,陈罪福,起人敬畏之心,以自尊其教。然知儒者之礼、乐、刑、政必不可废,故但援儒人墨,与辟佛者力争,而仍尊孔子。又知道家清净与佛同源,故但攻击斋醮、章咒、服饵、修炼之术,而仍尊老子。其论唐宪宗、懿宗之迎佛为崇奉太过,论王缙、杜鸿渐但言福业报应,故人事置而不修,为泥佛太过,亦时能自弥其罅漏。其立言颇巧。至韩愈为一代伟人,乃引西蜀龙氏之书,诋其言行悖戾;紥木杨喇勒智。穷凶极恶,乃没其事迹,但详述其谈禅之语。竟俨然古德宗风。尤不免颠例是非,不足为据。然念常颇涉儒书,在缁流之中较为赅洽,於佛教之废兴,禅宗之授受,言之颇悉。於唐以来碑碣、志传之类,采掇尤详,亦足以资考订。其党同伐异,负气嚣争,乃释、道二氏之通例。心知其意,置而不论可矣。

作者:释念常

墨子

  •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一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有一篇《非攻》,是根据《墨子》中《公输》一篇改写的,写墨子劝止楚王攻宋的事,生动地反映了墨子的精神,可以参读。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姓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上同于天子,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思想中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这是他思想中落后和错误的方面。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以羽毛为衣,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突出强调了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都是有价值的思想。

    墨子思想包含有深刻的矛盾。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份,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从这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墨经》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著作。读《墨子》,可以用近人王焕镳的《墨子校释》,或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可重点读《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非乐》等篇。

作者:墨翟

蜀乱述闻

  •   自东南军起,四川独称完富,是以调饷恒仰于蜀。乃咸丰九年,忽有蓝、李之乱。蓝、李者,蓝朝鼎、李永和。居南昭通大关,以私贩鸦片,往来叙州,为老鸦滩汛弁所觉,以赂免。宜宾典史于育金羡之不满所欲,则告县令汪觐光、千总胡安邦,诱新场烟贩至郡,置之狱。其党初谋劫狱,既闻奉批照屯积例斩,于是其党聚众起事。时承平日久,州县不知兵,奸民和之,遂陷筠连、高县、庆符。知县武来雨仰药死,势益披猖。时有凤山将军署总督、檄提督马天贵守叙府之真武山及吊黄楼,至石梯桥,遇蓝、李,败死。蓝、李长驱而西,杀都司余振海于犍为之箭板场,副将张万禄败死于荣县之黄石坡,遂据五通桥为巢穴,掠盐丁为兵。

      清令曾望颜督蜀。望颜无他策,惟以巡城击柝为事,自昏至旦,柝声不绝,又以军防井研以自固而已。先是,越西同知翁祖烈以赂骤升首府,望颜谓其非资,更以知府杨重雅代,祖烈遂结有风,倾望颜,皆罢去。而驻藏大臣崇实为将军。望颜征兵湖南,命萧启江率八营四千人入成都。启江道病,不能退军,未几即死。其部无统属,大掠成都市,居民惊呼萧兵变,皆闭户奔走。是时蓝军围锦州,提督占泰自罗江皂角铺赴援,被擒不屈,死。遂陷安县,杀知县张香海;遂至赵家渡,杀总兵李莫粲。而大吏但以增募为事,游弁骄将,坐食行掠,未尝出师,州县则仗乡团为保卫。然李、蓝亦除攻掠无他技也。布政使祥奎素有贪名,而蜀中新设厘以助饷,皆以贿任。其幕友金峨峰、秀子昌为之通赂,以故吏治益浊。督标副将张定川无军功,由行伍夤至军中,亦以贪名。二人皆握蜀中大权,见望颜罢,无驺从,至与争道,鞭其舁夫。代望颜者为东纯,道卒。更命曹树钟,以夺情被劾,于是清诏湘抚骆秉章督办四川军务。是时土匪起者益众,多冒蓝、李,独眉州之陈祥顺招募无赖,号“祥字营”,与蓝、李通,沿途掠食。时蓝、李蔓延川南诸州县,又扰及川东,湘军将胡中和等,蜀将唐友耕等奔命往来,莫能制也。秉章初畏为崇实所,崇实亦知己材不足办贼,虚心倚秉章。秉章既大会诸将于夔,适与望颜遇。望颜泣诉蜀中军情吏治,秉章益知其得失,奏办捐输二百余万以裕国用。时黄淳熙所部先发,将从万县援顺庆,探知敌已趋定远,淳熙恐失贼,急驰攻之。遇于姚店,敌无敢迎敌者,遂大败,死者数千人。时方五月,臭闻数十里。淳熙益侦贼所向,自率前军五更发令,后队继之。行七八里,遇于燕子窝,敌从两山抄官军,淳熙知中伏不能退,遂战没。

      自军兴以来,蜀中诸军皆避敌,敌未大被惩创,至是始有大战,而敌亦畏官军,自此破散矣。秉章奏疏有云:“蜀贼悍而不狡,亦知其无能为也。”是时秉章驻顺庆,蓝围绵州,李围眉州,皆布其党扰旁县,于是湘军、蜀军、黔军大会于绵州城下。时知州唐炯以坚壁清野之法守城,至六十日,是围始解。湘军以索供给,与黔军大哄于州署,黔军将颜佐才斫湘军于公案侧。秉章劾罢炯而系佐才于狱,并劾布政使及中军副将,刘蓉遂以附生署布政使。于是湘、蜀、黔军分道攻敌。敌连扰川东北州县,攻掠而不逗留,往往为民团所击杀。蓝逆所部,遂入汉阴,惟李贼犹踞犍为之铁山。川东别寇周绍勇、郭刀刀亦有陷城戕宫之事,然遇清军,辄伏藏山谷,且与李贼声息亦不相应。防军或破之,或擒之,从无大队接战者,故其祸亦不烈,但骚扰糜烂而已。李既弃铁山走宜宾之八角砦,又回犍为之龙孔场,刘蓉督胡中利等擒之,并擒其将卯得兴。得兴尤凶悍,当时呼之为“卯先锋”者也。

      先是,江南既平,扶王陈得才犹出没于陕西、湖北、河南之间,为清军所攻,遂全军入陕。至是川东诸股出境与之合,而蜀内寇渐靖,独石达开拥众入蜀境。初,达开既与洪秀全相离,念江西为己攻掠之地,欲据以自固。既已不能自立,遂突浙、闽、湘、桂、滇、黔,入川境,崎岖山谷,盖已七年。至是,由宁远渡大渡河,值水涨,更期次日,而唐友耕防江之军至矣。达开粮尽,煮桑叶、杀马为食,遂为土司岭承恩所擒。刘蓉往受俘时,蓝朝鼎及入陕之川寇,并陈得才纵横于汉中、兴安。秦将毛震寿不能制,诏以刘蓉抚陕,止巴州不进。蓝贼在汉阴,为在籍主事管涝帅团捕杀,而黄鼎新自敌中出,则谓朝鼎死于丹棱,其族兄朝柱统其众,亦不知死何处,涝所杀实姓曹也。多隆阿既以攻周至伤目薨,益征蜀将援陕,时贼已拦入陇西矣。庭议刘蓉无实,不可用,更以乔松年为抚,犹令领军,又溃于灞桥。后左宗棠督陕甘,始平诸寇,然多用蜀军,故蜀军将功多著在陕甘。

      初,蜀乱既平,秉章进爵轻车都尉,益饬吏治。同治五年卒,当时请建专祠,岁时奉祀。先是,奉旨建祠者,多因现有之庙宇,分一室以祀之,至秉章,则湘军诸将醵金拓大地,特立一庙。吴棠继秉章。张之洞为学政,益以经史提倡蜀士,首建尊经书院,刊刻殿本四史诸书。之洞复倡设学田以惠寒唆,始于南川,而渐及于各县云。

作者:祝介

晋荀公曾集

  •   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仕魏,为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除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迁廷尉正,参大将军文帝军事,赐爵关内侯,转从事中郎,领记室,进侍中,封安阳子。武帝受禅,改封济北郡侯,拜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进光禄大夫、尚书令。卒,赠司徒,谥曰成。有集三卷。

作者:荀勖

飞跎全传

  • 清·邹必显

    飞跎全传(又名《飞跎子传》、《扬州语绣像三教三蛮维扬佳话传奇》、《飞跎子书》)

    版本:嘉庆二十二(1817)年一笑轩刋本。四卷三十二回 。

    作者:邹必显,干嘉年间扬州评话艺术家,江苏兴化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他“性温暾,寡言笑,偶一雅谑,举座絶倒”。内容:叙述石信求取仙方,拜师学艺,学成后下山投军出战,与蛮兵斗法,最后三教和解,天下太平的故事。全书记扬州风土人情,以新奇市语,博读者一笑。“飞跎”为扬州土语,焦循《易余龠录》卷十八云:“凡人以虚语欺人者,谓之跳跎子;其巧甚虚甚者,则为飞跎。”

    ==============================================================================
    《飞跎全传》,是用扬州俗谚写成的讽刺性滑稽小说。叙“飞跎子”原名石信,字不透,因误服蜜饯砒霜药,背上长出一块呆肉,左脚又被人弄坏,故人称“跳跎子”。跎子为要治好背跎腿跛,找逼上红城的悬天上帝求取仙方,一路历经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终于拜师学到诸种绝技,被誉为“飞跎子”。时海外天子带领倭蛮、苗蛮、反蛮入侵中原,飞跎子奉师命下山出战,抵御倭蛮,摆阵斗法,难分难解,都抗囊菩萨出来说和,释、道、儒三教和解,天下归于太平。跎子最后加封跎王,名留后代。小说记扬州风土人情,文风粗犷,且由评话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作者:邹必显

飞龙全传

  • 《飞龙全传》讲的是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的故事。话说从古以来,国运递更,皆有定数,治极则乱,乱极则治,一定之理也。天下自唐季以来,五代纷更,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十三君,僭窃相踵,战争不息,人民有倒悬之苦,将士多汗马之劳,终于立国不长,究非真命之主。独至大宋,圣人应运而兴,御极以来,削平伪镇,把锦绣江山,奠定得十分安固,相传三百年鸿业。历国恁般久长,这也因他神武不杀,仁义居心,所以如此。观其伐南唐时,命曹彬云:“城陷之日,慎勿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只此数语,便如《孟子》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矣。”然此仁心义闻,虽三尺童子,亦知其为尧、舜之君也,不必烦言多赘。只就他未登九五之时,把那三打韩通、禅州结义这许多事迹,表白出来,可以使闻者惊心,观者吐舌。方知英雄举动,迥异庸愚,毕竟有掀天拔地之形,搅海翻江之势;正如暗中指使,冥里施为,诚有不期然而然者。有诗为证:龙虎行藏自不同,辉煌事业有奇踪。时君若肯行仁政,真主如何降九重?

作者:吴璿

临池诀

  • 卢携(?——八八○年),唐书法家。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擢进士第,乾符中累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中书侍郎,与郑畋俱李翱甥,同位宰相,终太子宾客。

    《临池诀》或作《临池妙诀》二篇,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自谓得永兴家法,乃取《翰林隐术》、右军《笔势论》、徐吏部《论书》、《窦臮字格》、《永字八法势论》,删繁选要,以为其篇,为目有八。




    吴郡张旭言: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不然,何以知古人之词云尔。携按:永禅师从侄纂及孙涣皆善书,能继世。张怀瓘《书断》称上官仪师法虞公,过于纂矣。张志逊又纂之亚。是则非独专于陆也。王叔明《书后品》又云虞、褚同师于史陵。陵盖隋人也。旭之传法,盖多其人,若韩太傅滉、徐吏部浩、颜鲁公真卿、魏仲犀。又传蒋陆及从侄野奴二人。予所知者,又传清河崔邈,邈传褚长文、韩方明。徐吏部传之皇甫阅。阅以柳宗元员外为入室,刘尚书禹锡为及门者,言柳公常未许为伍。柳传方少卿直温,近代贺拔员外惎、寇司马璋、李中丞戎,与方皆得名者。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未之见也。小子蒙昧,常有心焉。而良师不遇,岁月久矣,天机懵然,因取《翰林隐术》、右军《笔势论》、徐吏部《论书》、《窦臮字格》、《永字八法势论》,删繁选要,以为其篇。《系辞》言智者观其彖辞,思过半矣。倘学者覃思于此,钟繇、羲、献,诚可见其心乎!

    第一,用纸笔。
    第二,认势。
    第三,裹束。
    第四,真如立,行如行。
    第五,草如走。
    第六,上稀。
    第七,中匀。
    第八,下密。

    用笔之法:拓大指,擫中指,敛第二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

    凡用笔,以大指节外置笔,今动转自在。然后奔头微拒,奔中中钩,笔拒亦勿令大紧,名指拒中指,小指拒名指,此纲要也。皆不过双苞,自然虚掌实指。“永”字论云:以大指拓头指钩中指。此盖言单苞者。然必须气脉均匀,拳心须虚,虚则转侧圆顺;腕须挺起,粘纸则轻重失准。把笔浅深,在去纸远近,远则浮泛虚薄,近则揾锋体重。

    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纸刚则用软笔,策掠按拂,制在一锋。纸柔用硬笔,衮努钩磔,顺成在指。纯刚如以锥画石,纯柔如以泥洗泥,既不圆畅,神格亡矣。画石及壁,同纸刚例,盖相得也。

作者:卢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