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ér

  • 拼音:er
  • 注音:ㄦˊ
  • 部首笔画:2
  • 总笔画:2
  •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笔86:QTN
  • 五笔98:QTN
  • 五行:
  • Unicode:U+513F
  • 四角号码:22010
  • 仓颉输入法:LU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0012
儿字拼音(带声调)
ér}
儿字笔顺
撇折
儿组词
叭儿 巴儿 绊儿 斑儿 板儿 帮儿 鸨儿 保儿 宝儿 倍儿 蹦儿 鼻儿 比儿 冰儿 卜儿 蚕儿 伧儿 碴儿 楂儿 查儿 岔儿 杈儿 产儿 钞儿 痴儿 宠儿 虫儿 筹儿 雏儿 戳儿 雌儿 刺儿 词儿 从儿 搭儿 大儿 担儿 旦儿 档儿 当儿 道儿 甸儿 褶儿 髑儿 犊儿 朵儿 蛾儿 鹅儿 儿菜 儿子
与儿相关的成语
巴高枝儿 北宫婴儿 伯道无儿 戳无路儿 戴高帽儿 吊儿郎当 丢下耙儿弄扫帚 儿女情长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童走卒 儿童之见 儿女子语 儿女之债 儿女英雄 儿女私情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儿女情多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儿女夫妻 儿怜兽扰
基本解释

(兒) ér  ㄦˊ ◎ 小孩子:儿戏。 ◎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 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 雄性的马:儿马。

英文翻译

son   child   childre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兒 ér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child, pl. children]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child]。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child]。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son]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young man]。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youngster]。如:健儿 (10) 我 [I]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帝]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词性变化 兒 ér  〈形〉 (1) 雄性——多指牲畜 [male]。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my]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 兒 ér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汉语字典

[①][rén][《集韻》而鄰切,平真,日。]“人1”的古字。见《说文·儿部》。[②][ér]“兒1”的简化字。

音韵参考

[广 韵]:如鄰切,上平17眞,rén,臻開三平眞A日[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平八齐·入声三觉[国 语]:ér,er[粤 语]:jan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儿字部】 儿;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23第01【集韻】【韻會】𠀤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𠒆【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𠀤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又【韻會】男曰兒,女曰嬰。又【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又【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又【韻會】姓也。漢有兒寬。又【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𠀤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又【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考證:〔【說文】孩子也。象形。小兒頭囪未合。〕 謹照原文孩子改孺子。頭囪改頭囟。〔【孟子】反其耄倪。〕 謹照原文耄倪改旄倪。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