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7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MFCY
  • 五笔98:MFCY
  • 五行:
  • Unicode:U+5C90
  • 四角号码:24747
  • 仓颉输入法:UJE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3713
岐字拼音(带声调)
qí}
岐字笔顺
竖折竖横竖折捺
岐组词
差岐 多岐 分岐 丰岐 狐岐 两岐 临岐 路岐 鸣岐 女岐 泣岐 岐周 岐辙 岐邑 岐嶷 岐阳 岐薛 岐途 岐涂 岐蒐 岐搜 岐首 岐社 岐山 岐趋 岐岖 岐岐 岐婆 岐念 岐木 岐路 岐梁 岐峻 岐径 岐黄 岐谷 岐跗 岐道 岐出 岐伯 它岐 他岐 西岐 轩岐 杨岐 枝岐 悲路岐 两岐年 两岐歌 路岐人
与岐相关的成语
膏唇岐舌 麦秀两岐 麦穗两岐 杨朱泣岐
基本解释

qí  ㄑㄧˊ ◎ 〔岐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 〔岐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 同“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í  〈名〉 (1) (会意。从山,从枝省,支亦声。本义:古地名。陕西岐山县。又山名) (2) 岐山 [Qishan mountains]。因山有两枝,故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上古称“岐” 王用享于岐山。——《易·升》 (3) 又如:岐阳(岐山的南边;旧县名);岐周(西周。周初立国于岐山,所以称岐周) (4) 同“歧”。物的分支或事有分歧 [branch] 即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 (5) 又如:岐路(岔路);三岐路口;岐首(两个头);岐旁(岔路,两通的道路);岐路人(宋代称民间卖艺的人。也作岐路或路岐人)词性变化 qí  〈形〉 通“崎”。崎岖 [be rugged and rough] 汝阴太守 曹武,思所以获免,阴蒙避迴,岐岖自列。——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 qí  〈动〉 通“企”。踮起脚跟 [stand on tiptoe]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大雅·生民》

汉语字典

[①][qí][《廣韻》巨支切,平支,羣。](1)山名。详“岐山”。(2)即岐伯。参见“岐黄”、“岐伯”。(3)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境。(4)同“歧”。分支;分岔。(5)同“歧”。分开;岔出。(6)同“歧”。分歧,不一致。(7)高低不平。见“岐峻”、“岐嶇”。(8)旧称海南岛一少数民族。(9)泛指少数民族。参见“岐婆”。(10)见“岐岐”。(11)见“岐嶷”。(12)姓。晋代有岐盛。见《晋书·楚王玮传》。

音韵参考

[广 韵]:巨支切,上平5支,qí,止開三平支A群[平水韵]:上平四支[唐 音]:ghi?[国 语]:qí[粤 语]:k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岐;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08第24〔古文〕𨙾㟚【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跂。【說文】山名。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父始居此。【詩·大雅】率西水滸,至于岐下。【一統志】山有兩岐,故名。【六書故】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禹貢導岍及岐,是也。又山海經,岐山,狐岐之山,在今汾州介休縣,勝水出焉,東北會於汾,禹貢治梁及岐,是也。 又州名。本雍州地,後爲秦都,漢爲扶風郡,元魏置岐州,唐改鳳翔府,號西京。 又路岐也。【釋名】物兩爲岐,在邊爲旁。【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道旁出也。【列子·說符篇】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不知所之,所以返也。 又峻也。【詩·大雅】克岐克嶷。【朱傳】岐嶷,峻茂之貌。 又姓。【正字通】黃帝臣岐伯,唐岐靈岳。◎按《集韻》翹移切,音祁。周文王所封地。又常支切,音坻。山名。又渠羈切,音奇。地名。又章移切,音支。分也。與諸家音切相齟齬。今不从。 【集韻】本作𨙸。【韻會】或作歧。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