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 拼音:mi
  • 注音:ㄇㄧˇ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9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XBG
  • 五笔98:XBG
  • 五行:
  • Unicode:U+5F2D
  • 四角号码:11240
  • 仓颉输入法:NSJ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4378
弭字拼音(带声调)
mǐ}
弭字笔顺
折横折横竖竖横横横
弭组词
鞭弭 防弭 骨弭 和弭 灰弭 鞠弭 拘弭 弭辙 弭櫂 弭棹 弭灾 弭翼 弭锡 弭息 弭忘 弭头 弭帖 弭首 弭散 弭禳 弭辔 弭佩 弭宁 弭难 弭髦 弭毛 弭乱 弭口 弭节 弭檝 弭楫 弭戢 弭患 弭合 弭盖 弭服 弭伏 弭耳 弭定 弭从 弭除 弭彻 弭兵 弭变 弭谤 寝弭 渠弭 象弭 销弭 消弭
与弭相关的成语
弭盗安民 弭耳俯伏 弭患无形
基本解释

mǐ   ㄇㄧˇ ◎ 平息,停止,消除:弭除。弭谤(止息诽谤)。弭患。弭兵(平息战争)。 ◎ 安抚,安定:内弭父兄,外抚诸侯。 ◎ 顺服:弭从。 ◎ 弓末的弯曲处。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ǐ  〈名〉 (1) (形声。从弓,耳声。本义:角弓,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 (2) 同本义 [horn bow] 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说文》。按,以骨饰两头,不缴束,不漆。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 弓梢的弯曲处 [bow-bent point] 象引鱼服。——《诗·小雅·采薇》 桦皮装弓,两端骨弭。——《南史》 (4) 又如:弭头(弓的下端)词性变化 mǐ  〈动〉 (1) 止息;中断 [stop;put down;remove] 不可弭忘。——《诗·小雅·沔水》 祸至今未弭。——《国语·周语下》 众不可弭。——《国语·晋语二》 于是乎弭其百苛。——《国语·楚语下》 子其弭口无言。——《战国策·秦策二》 吾能弭谤矣。——《国语·周语上》 (2) 又如:弭息(平息,止息);弭兵(息兵;停止战争);弭戢(止息,收敛);弭节(驻节,停车;少停);弭宁(平息) (3) 顺从 [submit to] 城邑莫不望风弭从。——《后汉书》 (4) 又如:弭耳受教(驯服;服帖);弭从(服从,顺从) (5) 消除 [remove] 春招弭,以除疾病。——《周礼·春官·男巫》 (6) 又如:弭盗无方(除盗无方);弭患无形(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弭难(消除灾难) (7) 通“敉”。安抚,安定 [subjugate] 春招弭以除疾病。——《周礼·春官·男巫》

汉语字典

[①][mǐ][《廣韻》綿婢切,上紙,明。]“辟3”的被通假字。(1)末端饰以角、骨的弓。(2)弓末的弯曲处。(3)止息。(4)忘却。(5)犹安抚。(6)顺从。(7)姓。王莽时有弭彊。见《通志·氏族五》。

音韵参考

[广 韵]:綿婢切,上4紙,mǐ,止開三上支A明[平水韵]:上声四纸[唐 音]:mi??[国 语]:mǐ[粤 语]:mai5me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弓字部】 弭; 康熙笔画:9; 页码:页358第07〔古文〕𢏱【唐韻】綿婢切【集韻】【韻會】母婢切【正韻】莫禮切,𠀤音敉。【說文】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爾雅·釋器】有緣者謂之弓,無緣者謂之弭。【註】今之角弓也。【疏】李巡曰:骨飾兩頭曰弓,不以骨飾兩頭曰弭。孫炎曰:緣謂繳束而漆之,弭謂不以繳束骨飾兩頭者也。【釋名】弓末謂之弭,以骨爲之,滑弭弭也。【詩·小雅】象弭,魚服。【傳】象弭,弓反末也。【疏】弭者,弓弰之名,以象骨爲之,是弓之末弭,弛之則反曲,故云象弭爲弓反末也。 又【廣韻】息也。【玉篇】止也。【左傳·襄二十五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 又【玉篇】忘也。【詩·小雅】心之憂矣,不可弭忘。【箋】我念之憂,不能忘也。 又【玉篇】安也。【史記·田完世家】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 又【玉篇】滅也。【後漢·趙壹傳】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 又按也,低也。【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註】弭,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弭節裴回。【註】司馬彪云:弭,猶低也。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註】弭,鄭地。 又【釋名】納弭也。弭弭,兩致之言也。考證:〔【釋文】弓又謂之弭。〕 謹照原文又改末。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