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 拼音:lv
  • 注音:ㄌㄩˇ
  • 部首笔画:12
  • 总笔画:15
  • 汉字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
  • 五笔98:
  • 五行:
  • Unicode:U+5C65
  • 四角号码:77247
  • 仓颉输入法:SHOE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履字拼音(带声调)
lǚ}
履字笔顺
折横撇撇撇竖撇横竖折横横撇折捺
履组词
安履 跋履 禀履 步履 操履 衬履 赐履 翠履 戴履 蹈履 倒履 德履 帝履 动履 顿履 菲履 福履 赴履 复履 高履 高履 革履 革履 跟履 更履 躬履 弓履 挂履 冠履 跪履 郭履 还履 屐履 践履 剑履 接履 进履 近履 经履 句履 决履 空履 临履 履祚 履尊 履组 履忠 履中 履正 履真
与履相关的成语
跋履山川 不衫不履 承星履草 戴玄履黄 戴霜履冰 戴清履浊 戴圆履方 戴天履地 戴高履厚 蹈仁履义 登高履危 登锋履刃 葛屦履霜 孤履危行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 冠履倒易 冠上履下 冠袍带履
基本解释

lǚ   ㄌㄩˇ ◎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 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 步伐:步履维艰。 ◎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英文翻译

carry out   footstep   shoe   walk o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ǚ  〈动〉 (1)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 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 同本义 [tread on]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3) 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过的狐狸);履坦(行于坦途);履虚(行于虚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4) 穿鞋 [put 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 李贺《南园》 (5) 登位 [ascend the 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7) 经历某种景况 [experience]。如:履炭(比喻经历艰难);履运(遭逢时运) (8) 实行 [fulfill]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9) 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实行);履中(实行中庸之道);履谦(行谦让之德);履经(行邪道) (10) 躬行 [keep personally]。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诚之道);履约(躬行简约) (11) 开始担任职务 [assume] 将履新任。——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履任(上任,就职);履端(开头)词性变化 lǚ  〈名〉 (1) 鞋 [shoes] 履,足所依也。——《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丝作之者谓之履。——《方言四》 脱履户外。——《列子·黄帝》 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 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带(鞋和衣带);履组(鞋带);履靸(指鞋) (3) 足 [foot]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庾信《和咏舞》 (4) 领土,疆土 [territory]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汉语字典

[①][bù][《廣韻》分勿切,入物,非。](1)无,没有。(2)非,不是。(3)不到,未。(4)副词。表否定。(5)副词。表禁止。勿,不要。(6)副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7)副词。方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8)副词。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9)副词。“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名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10)副词。跟“便”“就”搭用,表示选择。(11)副词。方言。不用;不要(限用于某些套语)。(12)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13)助词。无义。表示反问语气。(14)通“丕”。大。[②][fǒu][《廣韻》方久切,上有,非。]同“否1”。[③][fōu][《廣韻》甫鳩切,平尤,非。]姓。汉有不疑。见《後汉书·皇甫规传》。[④][fū][《集韻》風無切,平虞,非。]花蒂。[⑤][pǐ][《韻补》補美切,上紙]通“否2”。(1)邪僻。(2)鄙,不敬重。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帮母,p?[广 韵]:甫鳩切,下平18尤,fōu,流開三平尤幫[平水韵]:下平十一尤·入声五物[唐 音]:*bi?t,bi?t[国 语]:bù,fǒu,fōu[粤 语]:bat1fau2[闽南语]:hm7,put4,m3,m7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