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jiān

  • 拼音:jian
  • 注音:ㄐㄧㄢ
  • 部首笔画:6
  • 总笔画:11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TGR
  • 五笔98:TGAU
  • 五行:
  • Unicode:U+7B3A
  • 四角号码:88503
  • 仓颉输入法:HIJ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4893
笺字拼音(带声调)
jiān}
笺字笔顺
撇横捺撇横捺横横折撇捺
笺组词
巴笺 拜笺 襞笺 便笺 表笺 擘笺 彩笺 采笺 长笺 驰笺 尺笺 传笺 词笺 寸笺 短笺 粉笺 凤笺 贡笺 关笺 毫笺 红笺 画笺 花笺 华笺 郇笺 寄笺 笺奏 笺注 笺纸 笺札 笺缯 笺咏 笺训 笺修 笺香 笺檄 笺纹 笺天 笺藤 笺探 笺素 笺诉 笺述 笺疏 笺书 笺释 笺啓 笺启 笺谱 笺麻
与笺相关的成语
蛮笺象管 片笺片玉
基本解释

(箋) jiān  ㄐㄧㄢˉ ◎ 注释:笺注。 ◎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 ◎ 书信:笺札。笺牍。华笺。 ◎ 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英文翻译

annotation   commentary   letter   writing pap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箋、椾、牋 jiān  〈动〉 (1) (形声。从竹,戋( jiān )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annotate;explain with notes]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 (2)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词性变化 箋 jiān  〈名〉 (1) 注释的文字 [annotation]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2)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3)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writing paper]。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4)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one of document]。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5) 书信的代称 [letter]。如:投笺;便笺;手笺 (6) 名片;名刺 [card] 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汉语字典

[①][jiān][《廣韻》則前切,平先,精。]亦作“椾1”。“笺1”的繁体字。(1)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毛诗》篇首“鄭氏箋”孔颖达疏:“鄭於諸經皆謂之'注'。此言'箋'者,吕忱《字林》云:'箋者,表也,識也。'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后因以称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2)同“牋”。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笺多用以上皇后、太子、诸王。(3)同“牋”。精美的小幅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4)同“牋”。指信札。(5)见“箋箋”。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一先[粤 语]:zin1[闽南语]:chi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箋;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881第25【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𠀤音湔。【說文】表識書也。【篇海】古者紀其事,以竹編次爲之。【廣雅】箋,云也。又書也。 鄭康成衍毛氏詩,傳之未盡者曰箋。【呂忱·字林】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康成註《毛詩》曰箋。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鄭是此郡人,謙敬不敢言註,但表識其不明者耳。 【玉篇】通作牋。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