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 拼音:lv
  • 注音:ㄌㄩˇ
  • 部首笔画:6
  • 总笔画:10
  • 汉字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
  • 五笔98:
  • 五行:
  • Unicode:U+65C5
  • 四角号码:08232
  • 仓颉输入法:YSOHV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旅字拼音(带声调)
lǚ}
旅字笔顺
捺横折撇撇横撇折撇捺
旅组词
豹旅 辈旅 鄙旅 边旅 宾旅 兵旅 愁旅 出旅 大旅 党旅 邸旅 独旅 反旅 奋旅 附旅 孤旅 归旅 过旅 汉旅 虎旅 画旅 还旅 羁旅 讲旅 介旅 禁旅 进旅 劲旅 鞠旅 据旅 倦旅 军旅 刊旅 客旅 里旅 旅资 旅装 旅主 旅冢 旅枕 旅占 旅葬 旅寓 旅游 旅楹 旅饮 旅吟 旅瘗 旅逸 旅揖
与旅相关的成语
班师振旅 陈师鞠旅 旅进旅退 退旅进旅 熊罴之旅 振兵泽旅 振兵释旅 整旅厉卒
基本解释

lǚ  ㄌㄩˇ ◎ 出行的,在外作客的:旅行(xíng )。旅馆。旅次。旅居。旅客。旅伴。商旅。差(chāi)旅。旅社。 ◎ 军队的编制单位,在师与团之间。 ◎ 泛指军队:军旅。强兵劲旅。 ◎ 共同:旅进旅退。 ◎ 同“稆”。

英文翻译

force   brigade   travel   troop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ǚ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2)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brigade] 旅,军之五百人为旅。——《说文》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庾信《哀江南赋序》 全旅为上。——《孙子·谋攻》 (3) 又 破旅次之。 (4) 又如:旅长;两旅兵 (5) 军队 [army]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桓宽《盐铁论》 (6) 又如:劲旅(强有力的队伍);振旅(休整军队) (7) 在外的人,旅人 [traveller] 行旅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梁惠王上》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旅颜(旅人困顿愁苦的面色);旅怀(羁旅者的情怀);旅尘(旅人身上的尘土);旅愁(羁旅者的愁闷心情);旅梦(旅人思乡之梦) (9) 旅行;旅途 [journey;trip]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0) 又如:旅邸(旅舍);旅衣(行装;旅途中穿的服装);旅况(旅途的情怀或景况);旅泊(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旅宿(旅途夜宿) (11) 旅馆 [hotel]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李白《拟古》 (12) 又如:旅壁(旅舍墙壁);旅主(旅舍主人) (13) 众人;众子弟 [disciples] 闭门旅距。——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4) 又如:旅力(众力);旅见(众人一起进见);旅揖(官爵相同的人众伙一起作揖) (15) 次序 [order] 宾以旅酬于西阶上。——《仪礼》 (16) 通“膂”。脊骨 [backbone]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诗·小雅·北山》 形貌魁梧,旅力过人。——《三国志·典韦传》 (17) 姓词性变化 lǚ  〈动〉 (1) 寄居外地,旅居 [travel] 故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羁旅之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2) 又如:旅骨(客死他乡者的尸骨);旅冢(客死他乡者之墓);旅寄(寄居他乡);旅葬(客死葬于他乡);旅魂(客死他乡者的鬼魂) (3) 旅行 [travel; journey] 旅思倦摇摇。——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 lǚ  〈副〉 (1) 俱,一同 [together; completely]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国语·越语上》 (2) 又如:旅升(成群升上);旅占(谓与众人共同占卜) ◎ lǚ  〈形〉 (1) 不种而生,野生 [wild]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2) 又如:旅生;旅葵(野生的葵菜);旅谷(野生的谷物)

汉语字典

[①][bù][《廣韻》分勿切,入物,非。](1)无,没有。(2)非,不是。(3)不到,未。(4)副词。表否定。(5)副词。表禁止。勿,不要。(6)副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7)副词。方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8)副词。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9)副词。“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名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10)副词。跟“便”“就”搭用,表示选择。(11)副词。方言。不用;不要(限用于某些套语)。(12)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13)助词。无义。表示反问语气。(14)通“丕”。大。[②][fǒu][《廣韻》方久切,上有,非。]同“否1”。[③][fōu][《廣韻》甫鳩切,平尤,非。]姓。汉有不疑。见《後汉书·皇甫规传》。[④][fū][《集韻》風無切,平虞,非。]花蒂。[⑤][pǐ][《韻补》補美切,上紙]通“否2”。(1)邪僻。(2)鄙,不敬重。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帮母,p?[广 韵]:甫鳩切,下平18尤,fōu,流開三平尤幫[平水韵]:下平十一尤·入声五物[唐 音]:*bi?t,bi?t[国 语]:bù,fǒu,fōu[粤 语]:bat1fau2[闽南语]:hm7,put4,m3,m7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