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dòng

  • 拼音:dong
  • 注音:ㄉㄨㄥˋ
  • 部首笔画:2
  • 总笔画:7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UAIY
  • 五笔98:UAIY
  • 五行:
  • Unicode:U+51BB
  • 四角号码:34194
  • 仓颉输入法:IMKD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0827
冻字拼音(带声调)
dòng}
冻字笔顺
捺横横折竖撇捺
冻组词
闭冻 冰冻 残冻 冻蒜 冻龄 冻容 冻雨 冻瘃 冻蛰 冻云 冻樾 冻原 冻芋 冻硬 冻饮 冻液 冻砚 冻研 冻雪 冻餧 冻喂 冻土 冻笋 冻死 冻树 冻石 冻伤 冻肉 冻人 冻雀 冻泉 冻青 冻凝 冻馁 冻轮 冻柳 冻凌 冻裂 冻冽 冻醴 冻黎 冻梨 冻雷 冻醪 冻岚 冻橘 冻酒 冻九 冻噤 冻结
与冻相关的成语
挨饿受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消冻解 冻浦鱼惊 篝灯呵冻 冷窗冻壁 冷牕冻壁 天寒地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基本解释

(凍) dòng  ㄉㄨㄥˋ ◎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冻结。冻害。冻馁。 ◎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冻。肉冻。 ◎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

反义词

英文翻译

freeze   jelly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凍 dòng  〈动〉 (1) (形声。从仌( bīng),东声。本义:结冰) (2) 同本义 [freeze] 冻,仌也。——《说文》 壮冰曰冻。——《风俗通》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又如:冻柱(冻住);冻浦(结了冰的河川) (4) 受冻;感到寒冷 [get frozen] 夜冻寒。——《管子·五辅》 人马冻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冻草(使草受冻);冻树(寒霜凝结在树木上);冻笔(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词性变化 凍 dòng  〈名〉 (1) 厚冰 [ice]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2) 又如:冻合(冰封);冻冻(冰);冻轮(冰轮);冻雪(冰雪) (3) 汁液或其他含水物质受冷而凝成的固体或半固体 [jelly]。如:肉皮冻;鱼冻 (4) 姓 ◎ 凍 dòng  〈形〉 (1) 寒冷,受冷或感到冷 [be very cold]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冻刺刺(冻钦钦。冷得发颤的样子);冻冽(冰冷;极冷);冻剥剥(寒冷透凉地);小心冻着 (3) 水晶般的,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 [crystal] 石有数种,灯光冻石为最。——文彭《印章杂说》 (4) 又如:冻珠;亦为冻石的简称;冻石(一种可制成印章或工艺品的石头);冻云(冬天下雪前凝聚的阴云) (5) 寒凉 [cool]。如:冻酒(寒凉的酒);冻泉(寒凉的泉水);冻醴(冷酒)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dòng][《廣韻》多貢切,去送,端。]“涷2”的被通假字。“冻1”的繁体字。(1)冰。(2)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3)受冻。(4)指暴露在外;使受冻。(5)寒凉;清凉。参见“凍飲”、“凍樾”。(6)汤汁凝结成的固体或半流体。(7)形容石头晶莹润泽。亦为冻石的简称,如鸡血冻(浙江昌化石)。参见“凍石”。(8)通“涷”。详“凍2雨”。(9)姓。明代有冻泰。[②][dōng][《廣韻》德紅切,平東,端。]“冻2”的繁体字。见“凍2雨”、“凍2凍”。

音韵参考

[平水韵]:去声一送[国 语]:dòng[粤 语]:dung1dung3[闽南语]:tang3,tong3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