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汉字

máo

  • 拼音:mao
  • 注音:ㄇㄠˊ
  • 部首笔画:4
  • 总笔画:15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FITN
  • 五笔98:FTDE
  • 五行:
  • Unicode:U+6C02
  • 四角号码:58214
  • 仓颉输入法:JKMHU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氂字拼音(带声调)
máo}
氂字笔顺
横横竖撇捺撇横撇捺横撇撇横横折
氂组词
长氂 豪氂 毫氂 结氂 马氂 毛氂 丝氂 翦氂簂 白冠氂缨 差之毫氂,失之千里 豪氂之差,将致千里 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与氂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máo   ㄇㄠˊ ◎ 同“牦”。

汉语字典

[①][máo][《廣韻》莫袍切,平豪,明。]亦作“1”。(1)牦牛尾。(2)泛指兽尾。(3)牦牛。(4)长毛。(5)指有弹性的硬毛。(6)指毛毯一类织物。[②][lí][《廣韻》里之切,平之,來。]“釐1”的古字。古代长度单位,“分”的十分之一。

音韵参考

[广 韵]:里之切,上平7之,lí,止開三平之來[平水韵]:上平四支·下平四豪[国 语]:máo,lí[粤 语]:lei4moi4[闽南语]:le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毛字部】 氂;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595第46【唐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說文】氂牛尾也。【周禮·春官·樂師有旄舞註】旄舞者,氂牛之尾。【疏】山海經,潘侯之山有獸,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又【山海經】荆山,其中多氂牛。【註】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杜甫詩】天馬跂足隨氂牛。 又馬尾亦曰氂。【淮南子·說山訓】馬氂截玉。【註】氂,馬尾也。 又毛之强曲者。【前漢·王莽傳】以氂裝衣。【註】師古曰:毛之强曲者曰氂,以裝楮衣中,令其張起也。又【前漢·五行志】天漢三年八月,天雨白氂。 又【小爾雅】雜毛曰氂。 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又罽也。【爾雅·釋言】氂,罽也。【郭註】毛氂,所以爲罽。【郉疏】織毛爲之。若今之毛氍毹,以衣馬之帶鞅也。 又凡言物之細者爲氂。【列子·殷湯篇】以氂懸蝨於牖。【曹植·九華扇賦】篾氂解而縷分。 又與釐通。【史記·蘇秦傳】毫氂不伐,將用斧柯。【前漢·律歷志】不失豪氂。【註】孟康曰:十豪爲氂。 又【廣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𠀤音毛。義同。亦作斄髦犛。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義同。○按《周禮·春官》註:氂,音毛。劉音來,沈音貍,或音茅,或作犛,或作斄。考《莊子·逍遙遊》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註:郭呂之反,徐、李音來,又音離,司馬云:旄牛。據此知諸家音切雖異,而義𠀤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