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国学古籍

灵城精义

  •   《灵城精义》二卷,旧本题南唐何溥撰。溥字令通,履贯未详。是编上卷论形气,主於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下卷论理气,主於天星卦例,生克吉凶。自宋以来,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观其言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又言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盖主元运之说者。考元运之说以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以《洛书》九宫。凡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更历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运。凡为甲子九,每元六十年为大运,一元之中,每二十年为小运,以卜地气之旺相休囚。如上元甲子一白司运,则坎得旺气,震巽得生气,乾兑得退气,离得死气,坤艮得鬼气,大抵因《皇极经世》而推演之。其法出自明初宁波幕讲僧,五代时安有是说?其非明以前书确矣。其注题曰刘基撰。前列引用书目凡二十二种,如《八式歌》之类,亦明中叶以後之伪书,则出於赝作,亦无疑义。但就其书而论,则所云大地无形看气,小地无势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山成形,水中止,龙为地气,水为天气诸语,於彼法之中颇为近理。注文亦发挥条畅,胜他书之弇鄙,犹解文义者之所为。术数之书无非依托,所言可采,即录存以备一家,真伪固无庸辨,亦不足与辨也。

作者:何溥

益州名画录

  • 作者:(宋)黄休复撰;何韫若,林孔翼注益州名画录简介 黄休复,原籍安徽,先世迁居上海嘉定,生平事迹未详。 书完成于景德初年。分上,中、下三卷,记述了自...《益州名画录》是唐、五代至宋初成都区域的画家和壁画创作的记录,作者把唐肃宗乾元初年至宋太祖乾德年间的四川画家...

作者:黄休复

刘壮肃公奏议

  • 刘铭传——台湾第一巡抚,(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

    清咸丰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乡兴办团练。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刘铭传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1859年率团勇攻陷六安、驰援寿州,因功升千总。1862年,率练勇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过程中,刘铭传因凶悍善战,战功显赫,很快由千总、都司、参将、副将提升为记名总兵,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大将。1865年因在山东镇压捻军而提升为直隶总督,并获得清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及一等男爵的封赏。1868年,奉旨督办陕西军务,旋因积劳成疾,辞官回乡。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加强台北防务。在他到达基隆的第15天,战争就爆发了。

    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越南北部及中越边境进行;第二阶段战火扩大到福建台湾沿海,有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尤以台湾陆战最为激烈。这是台湾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一次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为激烈的反抗殖民侵略的战争。在此之前,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舰对于台湾至多是骚扰牵制;日本因琉球船民被杀侵犯台湾,双方也并未正式接触。此次法军侵台,实属决心占据,事态的严重远非前两次可比,可以说,这是近代台湾真正的大保卫战。 1884年8月4日,法舰直逼基隆,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派一副官上岸,要求守军“于明日上午八时以前将炮台交出”,守军置之不理。5日,法舰在利比士的指挥下齐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摧毁了清军数处炮垒及营房,守军于死伤十余人后向内地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将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尽行破坏。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向基隆市街搜索前进,并攻击附近高地。守军在刘铭传亲自统率下奋勇从各个方向进行反击,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几小时的激战,法军伤亡100余人,狼狈逃回军舰,侵占基隆的计划破产了。

    法军侵犯基隆首战即告失败,于是又向清政府提出新的和议条件,清政府再次拒绝。此时,法舰已有预谋地集中于福州马江,乘清军将吏相信“和谈大有进步”、丝毫不作准备之际,于23日下午发动突然袭击,把南洋水师所有战舰全部击沉,然后炮轰马尾造船厂和马江沿岸各炮台。从此,法军就牢牢地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得以随心所欲地全力侵台。

    10月1日,孤拔率多名士兵在十余艘军舰百余门大炮的猛烈炮火掩护下再犯基隆。守军奋勇抵抗约两小时,伤亡百余人,最后被迫后撤。法军乘势登陆进攻,基隆港湾及周围阵地尽失,基隆市区告危。这时,法军在利士比的指挥下正进攻沪尾。刘铭传在得到大批法军猛攻沪尾,沪尾不断告急要求增援的消息后,考虑到台北府城是统帅部所在地,军资饷械集中于此,不可稍有疏虞。为保台北,沪尾重于基隆,于是决定撤离基隆,移师沪尾。法军占领基隆后,于8日又对沪尾发起进攻。利士比以战舰七艘轰击沪尾市街和各处据点,然后登陆,分几路前进。法军不惯于陆战,一进丛林,便失去了统一指挥,只得各自为战。这时,预先埋伏在各处的清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奋起截杀,锐不可挡。在短兵相战中,守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近战,而法军却溃不成军,伤亡累累。到最后,法军弹药已罄,全线崩溃,只得奔向海滩,逃回舰上。在这场战斗中,法方自认死27名,伤49名;刘铭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我军阵亡哨官三员,死伤兵勇百余人,法军被斩首二十五级,枪杀三百余人。此外又俘获法兵十四名,枭首示众。”通过这次战役,法国人不得不承认:“淡水的败战突然发生,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出中国兵力的强大,一方面使我们明白局势的危险。这次败战是难以补救的。”自此以后,法国舰队只能轮流在淡水河口对这个海港实施封锁,再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10月11日,法国拟定新的和议条件,其中一条是法国占领基隆、淡水作为可以接受第三者调停的先决条件。由于淡水大捷,清政府断然拒绝这样的条件。为了挽救进攻受挫、和谈停顿的困境,法国侵略者宣布自10月23日起封锁台湾。法军的封锁使台湾对外贸易交通中断,生产停滞,粮饷支绌。但在这种情况下,全台军民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线。许多大陆大小船只,不顾风浪和被截捕的危险,采取夜航、偷渡或在东南部海岸登陆等方式,突破法军封锁线,把3000名淮军、60门钢炮、9000支步枪、200万发弹药、40只鱼雷和10万两饷银安全运到台湾。沿海地方当局也纷纷“协饷馈械,南洋最多,北洋次之”。此外,云南广西两省军队也相机向安南边境的法军阵地进攻,以为牵制。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下,台湾终于度过了法军封锁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危机,使敌人的封锁计划完全破产。 法军自淡水惨败后,即集中注意力于基隆。从11月以来,双方冲突时断时续。1885年1月以后,战斗加剧。3月初,法军增兵大批到达,3日法军派出精锐1300余名猛扑月眉山,5日又出动2000名直攻戏台山。守军腹背受敌,抵挡不住,月眉山失守,退守基隆河南岸,河北地区悉为敌所占据。两军隔河对峙,直至战争结束。

    法军多次进攻,用了不少气力,而始终局促于基隆港周围一隅之地,经常受到强大守军反攻的威胁。为了摆脱进退维谷的困境,法军于3月29日向澎湖发起进攻,31日占领澎湖岛。但与此同时,法军在镇南关大败,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中国占有了极其有利的形势。清政府决定“乘胜即收”,4月4日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1885年6月9日,《中法合订越南条约》在天津正式签订,中国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开放蒙自、龙州两地与法国通商,法军撤出基隆、澎湖,并撤销对于中国海面的封锁。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下,法国侵占台湾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结束。刘铭传领导台湾军民顽强坚持战斗,苦战数月,为中法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

    接连不断的外国列强的窥伺和侵略,尤其是日本和法国的两次大规模侵台战争,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台湾是“南洋之枢纽”,“七省之藩篱”,加强建设、巩固海防已属刻不容缓。在此之前,1874年清政府已采纳沈葆桢建议,设立了福建巡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的制度。在以后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福州、台湾远隔重洋,实则难以兼顾。中法战争,台湾成为一个重要的战场,战争暴露了清政府在军事上的突出弱点,尤其是海防的薄弱,这在战后成为清廷内部讨论的主要议题。在几经讨论后,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任命抗法有功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台湾建省的提出及其实现,是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海疆危机的一再刺激下促成的,带有明显筹防御外的性质。自建省分治后,全面推行自强新政,加强海防,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台湾迈向近代化的步伐。首任巡抚刘铭传是清末洋务运动中比较具有时代眼光、革新思想和实干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他任职巡抚的六年(1885-1890)中,对台湾的国防、行政、财政、生产、交通、教育,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改革,全面推进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使台湾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次自强新政是清朝统治台湾200年中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次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

    巩固海防。刘铭传建议在台湾建立海军,清政府以“已有南北洋海军和经费短绌”为由不予采纳。刘铭传于1884-1885年先后购买南通、北达等几艘小船,供缉捕、运输兼通文报之用,并雇洋匠自造驳船一艘,用以运炮械、安置水雷。在台北建机器厂,自制枪弹,准备继建大机器厂制造炮弹,同时,设立军械所和火药局,他又聘德国技师重建基隆炮台,兴工加固安平、旗后、沪尾、妈宫、西屿、大城北诸炮台,配备强劲大炮,火力增强数倍。在基隆和沪尾设水雷局和水雷营,使水雷与炮台相资为用。此外,他还进行整军、练兵,防军全部改用洋枪,聘请外国教习,加强训练。在台北设总营务处,统辖全台军务。在他的大力整顿下,台湾防务已日见充实。

    建设交通。刘铭传是近代中国大倡兴建铁路的第一人。在他推行新政时,制定了以“兴造铁路为网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的方针。1887年7月,台北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聘英德两国人为工程师,着手修建铁路,前后历时六年完成了基隆至新竹全长106.7公里的铁路,成为中国人自办自建的第一条铁路。1886年台北设电报总局,架设水陆电线,全长700公里,大大改善了岛内外的电讯交通。1888年创立新的邮政制度,在台北设立邮政总局和各地支局,发行邮票。有南通、飞捷两船定期往来于台湾与大陆之间,邮路远至厦门、福州、广州、上海、香港等地。这是我国最早的自办邮政业务、比清政府成立的邮政官局早八年。

    兴办新式企业。1887年台湾设立煤务局,采取官督商办方式,投资购买新式机器开采,日可产煤万余斤。但因管理不善,时有亏折,收回官办后仍无起色。刘铭传曾希望与英商合资开采煤矿,清政府以恐别生枝节为由驳斥不准。1886年在沪尾设立官办硫磺厂,用新法熬制获利甚多。1887年设立官办机器锯木厂,为铁路提供枕木。同年又设煤油局生产煤油。在台北设立警察,组织商人成立兴市公司,兴建商店。此外还装设电灯,开凿新式公共水井,购买第一架蒸汽碾路机,并设置了专管市内卫生的机构。

    发展商务。1886年台湾设立商务局,先后向英、德购买威利、威定两艘旧轮作为商船。派李彤恩等到新加坡设立招商局(后改为通商局),通过向华侨招募股份购买轮船,设立轮船公司,航行于台湾与大陆各埠,远至新加坡、西贡、吕宋等地。1886年设立樟脑总局,实行专买制度,获利颇多。

    抚番与垦荒。刘铭传的抚番政策为恩威并用,剿抚兼施。恩抚不从,方行威剿,威剿之后,仍归恩抚。如有官吏凌虐番民,汉人夺占番地,均予惩处禁止,绝不偏袒。番人劫杀居民,不听晓谕,则威之以兵。1885年首抚北路淡水东南马来番,为其定规约,命其遣子弟至城读书,雉发归化。生番地界,各归各业,不许军民侵占。

    从1885年冬至1886年夏,半年之间招抚400余番社,归化7万余人。1887年春夏之间,后山抚218社,番丁5万余人,前山抚260余社,番丁3.8万余人,田园数十万亩。全台大定后,于是广招福建贫民扩垦,使番众与内地人民共处杂居,逐渐改变他们的习俗,同时改进他们的经济情况,使“耕织自精,货财自殖”。1886年5月设全台抚垦总局,以林维源为总办,南、北、东三路分设抚垦局及分局,并在各重要番区如大科莰、东势角、埔里社、苏澳、花莲等处,各立抚垦分局。局中有医生、教耕、教读等人员,开义塾,教番人童子读书。另外在台北特设番学堂,供给他们衣食,教以汉文、算术、官话、台语、起居礼仪,并常让他们与汉人接触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消除疑忌,不以异类自居。为了抚番,刘铭传“三亲绝域,蒙瘴涉险,不骑而徒。彼其不知暇逸哉,其所志者远也”。这一切都有利于台湾社会的近代化发展。

    整理财政。主要是田赋的清理。台湾田赋极其紊乱,在豪绅吏胥的包揽控制下,“强者有田无赋,弱者有赋无田”,“田去粮存”,求免无路。为了清除积弊,增加财政收入,1886年5月,刘铭传奏请实行清赋,由清赋总局进行会查保甲,清丈田亩,历时二年多,完成了清丈工作,田赋大量增加,年收入达67.4万余两,比原额增加49.1万余两。此外,在整顿税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经过整顿后的茶税年增13万两,盐税增12万两,樟脑、硫磺增30万两,鸦片增40万两,加上其他各项收入,财政总收入从90万两激增至300万两,最高达到450万两。国防、交通诸项建设经费至是始有着落。清赋直接触犯了地主豪绅的利益,一时流言传 布,阻力极大,但刘铭传不为所动。

    提倡新式教育。台湾发展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刘铭传深知培养人才的重要性。1887年在台北大稻埕创立西学堂,聘请西人教习讲授英语、法语、数学、理化、测绘、历史、地理等课程,于西学余闲兼课中国经史文字,使内外通贯,培养通晓近代科学、善于对外交涉的人才。经过严格甄选,第一批招收学员64名,所有费用全部由政府供给,年支银1万余两。1890年又设电报学堂,招收西学堂和福建船政学校学生10名,学习电讯专门技术。并于1890年设立番学堂,为原住民培养骨干和通事人才。在刘铭传的积极倡导下,台湾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增设府县。台湾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清初仅设一府三县,不久增为四县,统治所及限于西部沿海平原地带。后以土地日辟,人口倍增,于1875年增设了一府四县,共有两府八县,然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后,按建省规制,以彰化位于全岛中央,平原宽敞,定为省会,设首府曰台湾府,附郭首县曰台湾县;另划嘉义以东、彰化以南、方长约百余里之地为云林县,分新竹西南沿山新垦地带为苗栗县,升卑南厅为台东直隶州。在省会未建以前,以台北接近福州,先以台北为施政中心。于是全台共有三府、一直隶州、十二县、五厅,划疆分守,初具规模,奠定了今日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刘铭传的改革涉及军事、行政、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范围相当广泛。因为当时台湾正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威胁,一切措施不得不首先从巩固国防出发,并始终以巩固国防为中心。为了巩固国防,就必须整顿军备,增强防卫能力;开拓土地,以保持岛内秩序的安定;发展交通,便利岛内各地及其与大陆的联络。为了巩固国防,就必须筹措大笔经费,办法之一就是清理田赋,在这方面,刘铭传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办法之二是倡办实业,发展生产,在这方面他刚开始不久就去职了。而为了巩固国防,发展交通,兴办新式工业,又必须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和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因而有西学堂和电报学堂的设立和外国技师的聘用。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明,刘铭传的改革虽然发生在大陆洋务运动的后期,在许多做法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陆洋务运动的影响,但和“重在防内,并无对外意图”的李鸿章之流所搞的洋务运动还是有差别的。刘铭传很注意吸收华侨和民间资本,他所兴办的铁路和煤矿都有商股参加,有些企业办不好就交给民办,这也和官办占压倒地位的某些洋务企业有所不同。他所创办的企业如铁路、邮政、电讯、航运等等,多数都卓有成效,不像大陆官办企业那样积弊重重,亏损日甚。刘铭传的眼光不仅仅以台湾为限,他还希望“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以台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从这点看,也应该肯定他是晚清洋务运动中一个具有进步倾向的人物。

    然而,刘铭传的改革是在当时已经腐烂透顶的清政府支配下进行的。在其推行过程中,他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阻力。因此,尽管他很想有所作为,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但还是有不少人对他进行掣肘、攻击与诬蔑,迫使他不得不于1891年告病辞官而去。继任的台湾巡抚邵友濂眼光短浅,思想僵化,尽废刘铭传新政,清代所实行的惟一有计划、有成效的改革就此夭折了。1896年,刘铭传在家病逝,清追封太子太保,谥壮肃,准建专祠。

    有人说刘铭传“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实创中国未有之奇”,而其最伟大的成就,最值得后人景仰的事功则为“建台省”—— 建设一个近代化的台湾。

作者:刘铭传

芦川词

  •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兰陵王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漂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兰陵王  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东风里,天气困人,时节秋千闭深院。帘旌翠波飐。窗影残红一线。春光巧,花脸柳腰,勾引芳菲闹莺燕。

      闲愁费消遣。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单衣欲试寒犹浅。羞衾凤空展,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迷恋。画堂宴。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兰膏宝篆春宵短。拥檀板低唱,玉杯重暖。众中先醉,谩倚槛、早梦见。☆念奴娇  江天雨霁,正露荷擎翠,风槐摇绿。试问秦楼今夜里,愁到阑干几曲。笑捻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暮云千里,桂华初绽寒玉。

      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水本无情山又远,回首烟波云木。梦绕西园,魂飞南浦,自古情难足。旧游何处,落霞空映孤鹜。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

      蕊香深处,逢上巳、生怕花飞红雨。万点胭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修禊当日兰亭,群贤弦管里,英姿如许。宝靥罗衣,应未有、许多阳台神女。气涌三山,醉听五鼓,休更分今古。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一声猿啸,醉来虚簌千林。  ☆念奴娇(题徐明叔海月吟笛图)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云气苍茫吟啸处,鼍吼鲸奔天黑。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

      ☆念奴娇  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荷芸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欹坐,自引壶觞醉。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念奴娇(己卯中秋和陈丈少卿韵)

      垂虹望极,扫太虚纤翳,明河翻雪。一碧天光波万顷,涌出广寒宫阙。好事浮家,不辞百里,俱载如花颊。琴高双鲤,鼎来同醉孤绝。

      浩荡今夕风烟,人间天上,别似寻常月。陶冶三高千古恨,赏我中秋清节。八十仙翁,雅宜图画,写取横江楫。平生奇观,梦回犹辣毛发。

      ☆石州慢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永遇乐(宿鸥盟轩)

      月仄金盆,江萦罗带,凉飚天际。摩诘丹青,营丘平远,一望穷千里。白鸥盟在,黄粱梦破,投老此心如水。耿无眠、披衣顾影,乍闻绕阶络纬。

      百年倦客,三生习气,今古到头谁是。夜色苍茫,浮云灭没,举世方熟寐。谁人著眼,放神八极,逸想寄尘寰外。独凭栏、鸡鸣日上,海山雾起。  ☆永遇乐(为洛滨横山作)

      飞观横空,众山绕甸,江面相照。曲槛披风,虚檐挂月,据尽登临要。有时巾履,访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揽浮丘、飘飘衣袂,相与似游蓬岛。

      主人胜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风洒露沐,不厌江山好。曲屏端有,吹箫人在,同倚暮云清晓。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

      ☆八声甘州(陪筠翁小酌横山阁)

      倚凌空飞观,展营丘卧轴恍移时。渐微云点缀,参横斗转,野阔天垂。草树萦回岛屿,杳霭数峰低。共此一尊月,顾影为谁。

      俯仰乾坤今古,正嫩凉生处,浓露初霏。据胡床残夜,唯我与公知。念老去、风流未减,见向来、人物几兴衰。身长健,何妨游戏,莫问栖迟。

      ☆八声甘州(西湖有感寄刘晞颜)

      记当年共饮,醉画船、摇碧罥花钗。问苍颜华发,烟蓑雨笠,何事重来。看尽人情物态,冷眼只堪B754。赖有西湖在,洗我尘埃。

      夜久波光山色,间淡妆浓抹,冰鉴雪开。更潮头千丈,江海两崔嵬。晓凉生、荷香扑面,洒天边、风露逼襟怀。谁同赏,通宵无寐,斜月低回。

      ☆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  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水调歌头(陪福帅宴集口占以授官奴)

      缥缈九仙阁,壮观在人间。凉飚乍起,四围晴黛入阑干。已过中秋时候。便是菊花重九。为寿一尊欢。今古登高意,玉帐正清闲。

      引三巴,连五岭,控百蛮。元戎小队,旧游曾记并龙山。闽峤尤宽南顾。闻道天边雨露。持橐诏新颁。且拥笙歌醉,廊庙更徐还。

      ☆水调歌头

      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四海九州大,何地著飞仙。

      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水调歌头

      雨断翻惊浪,山暝拥归云。麦秋天气,聊泛征棹泊江村。不羡腰间金印,却爱吾庐高枕,无事闭柴门。搔首烟波上,老去任乾坤。

      白纶巾,玉尘尾,一杯春。性灵陶冶,我辈犹要个中人。莫变姓名吴市,且向渔樵争席,与世共浮沈。目送飞鸿去,何用画麒麟。

      ☆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

      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

      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

      ☆水调歌头(赠汪亻秀才)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水调歌头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

      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藕花深处,尚能同载麹生无。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

      ☆水调歌头(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水调歌头

      今夕定何夕,秋水满东瓯。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  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水调歌头(为赵端礼作)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水调歌头(追和)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水调歌头(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万里两宫无路。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

      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好去承明谠论。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

      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鱼游春水

      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怀易醉。十二栏干慵遍倚。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瘦藤闲倚看锄药。双芒鞋、雨后常著。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欹沙夜泊。正万里青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携幼尚有筠丁,谁会得、人生行乐。岸帻纶巾归去,深户香迷翠幕。恐未免、上凌烟阁。好在秋天鹗。念小山丛桂,今宵狂客,不胜杯勺。

      ☆祝英台近

      枕霞红,钗燕坠。花露殢云髻。粉淡香残,犹带宿酲睡。画檐红日三竿,慵窥鸾鉴,长是倚、春风无力。

      又经岁。玉腕条脱轻松,羞郎见憔悴。何事秋来,容易又分袂。可堪疏雨梧桐,空阶络纬,背人处、偷弹珠泪。

      ☆朝中措(次聪父韵)

      花阴如坐木兰船。风露正娟娟。翠盖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飞涎。  春撩狂兴,香迷痛饮,中圣中贤。携取一枝同梦,从他五夜如年。  ☆蝶恋花

      窗暗窗明昏又晓。百岁光阴,老去难重少。四十归来犹赖早。浮名浮利都经了。

      时把青铜闲自照。华发苍颜,一任傍人笑。不会参禅并学道。但知心下无烦恼。

      ☆蝶恋花

      燕去莺来春又到。花落花开,几度池塘草。歌舞筵中人易老。闭门打坐安闲好。

      败意常多如意少,著甚来由,入闹寻烦恼。千古是非浑忘了。有时独自掀髯笑。

      ☆沁园春(绍兴丁巳五月六夜,梦与一道人对歌数曲,遂成此词)

      神水华池,汞铅凝结,虎龙往来。问子前午后,阳销阴长,自然炉鼎,何用安排。灵宝玄门,烟萝真境,三日庚生兑户开。泥丸透,尽周天火候,平步仙阶。

      蓬莱。直上瑶台。看海变桑田飞暮埃。念尘劳良苦,流光易度,明珠谁得,白骨成堆。位极人臣,功高今古,总蹈危机吞祸胎。争知我,办青鞋布袜,雁荡天台。

      ☆沁园春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压玉为醪,折荷当酉戋,卧看银潢星四垂。人归后,任饥蝉自啸,宿鸟相依。

      痴儿。莫蹈危机。悟三十九年都尽非。任纡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秋风动,正吴松月冷,莼长鲈肥。

      ☆临江仙(送王叔济)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临江仙(荼コ有感)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荼コ斗帐罢熏炉。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一枝春瘦想如初。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王孙风味最难忘。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人心休更问炎凉。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暮山新月两徘徊。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醉落魄

      改XD5E溪踪迹。此生已是天涯隔。投老谁知,还作三吴客。

      故人怪我疏髯黑。醉来犹似丁年日。光阴未肯成虚掷。蜀魄声中,著处有春色。

      ☆醉落魄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

      玉台粉面铅华薄。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

      ☆醉落魄

      一枝冰萼。鬓云低度横波约。醉扶曾罥乌巾角。长是春来,肠断宝钗落。

      罗衣乍怯香风薄。夜深花困遮垂幕。不堪往事寻思著。休问尊前,客恶主人恶。

      ☆醉落魄

      云鸿影落。风吹小艇欹沙泊。津亭古木浓阴合。一枕滩声,客睡何曾著。

      天涯万里情怀恶。年华垂暮犹离索。佳人想见猜疑错。莫数归期,已负当时约。

      ☆南歌子(中秋)  凉月今宵满,晴空万里宽。素娥应念老夫闲。特地中秋著意、照人间。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休教凝伫向更阑。飘下桂华闻早、大家看。

      ☆南歌子

      远树留残雪,寒江照晚晴。分明江上数峰青。倚槛旧愁新恨、一时生。  春意来无际,归舟去有程。道人元自没心情。楚梦只因沈醉、等闲成。

      ☆南歌子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缭墙南畔曲池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

      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南歌子

      桂魄分余晕,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绾鬓云侵。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更阑云雨凤帷深。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卜算子(梅)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余态。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日煞。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卜算子

      凉气入熏笼,暗影欹花砌。紫玉谁人三弄寒,细吹断、江梅意。

      花底湿春衣,隔坐风轻递。却笑笙箫缑岭人,明月偷垂泪。

      ☆卜算子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卜算子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

      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浣溪沙

      曲室明窗烛吐光。瓦炉灰暖炷瓢香。夜阑茗碗间飞觞。

      坐稳蒲团凭棐几,熏余纸帐掩梨床。个中风味更难忘。

      ☆浣溪沙

      一枕秋风两处凉。雨声初歇漏声长。池塘零落藕花香。

      归梦等闲归燕去,断肠分付断云行。画屏今夜更思量。

      ☆浣溪沙(王仲时席上赋木犀)

      翡翠钗头缀玉虫。秋蟾飘下广寒宫。数枝金粟露华浓。

      花底清歌生皓齿,烛边疏影映酥胸。恼人风味冷香中。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浣溪沙

      云气吞江卷夕阳。白头波上电飞忙。奔雷惊雨溅胡床。

      玉节故人同壮观,锦囊公子更平章。榕阴归梦十分凉。  ☆浣溪沙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浣溪沙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风前团扇仆频更。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此时山月下楼明。

      ☆浣溪沙(蔷薇水)  月转花枝清影疏。露华浓处滴真珠。天香遗恨罥花须。

      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归时分付与妆梳。

      ☆浣溪沙(笃耨香)

      花气天然百和芬。仙风吹过海中春。龙涎沈水总销魂。

      清润巧萦金缕细,氤氲偏傍玉脂温。别来长是惜余熏。

      ☆浣溪沙  曰萼绿春,且作一首。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醺人。

      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

      ☆浣溪沙(戏简宇文德和求相香)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沈春透露华鲜。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普熏三界扫腥膻。

      ☆浣溪沙(求年例贡余香)

      花气薰人百和香。少陵佳句是仙方。空教蜂蝶为花忙。

      和露摘来轻换骨,傍怀闻处恼回肠。去年时候入思量。  ☆浣溪沙

      残腊晴寒出众芳。风流勾引破春光。年年长为此花忙。

      夜久莫教银烛灺,酒边何似玉台妆。冰肌温处觅余香。☆浣溪沙  棐几明窗乐未央。熏炉茗碗是家常。客来长揖对胡床。

      蟹眼汤深轻泛乳,龙涎灰暖细烘香。为君行草写秋阳。  ☆浣溪沙(书大同驿壁)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  ☆柳梢青

      海山浮碧。细风丝雨,新愁如织。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柳梢青  小楼南陌。翠軿金勒,谁家春色。冷雨吹花,禁烟怯柳,伤心行客。

      少年百万呼卢,拥越女、吴姬共掷。被底香浓,尊前烛灭,如今消得。

      ☆醉花阴  紫枢泽笏趋龙尾。平入钧衡位。春殿听宣麻,争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昆台宜有神仙裔。奕世貂蝉贵。玉砌长兰芽,好拥笙歌,长向花前醉。

      ☆醉花阴

      翠箔阴阴笼画阁。昨夜东风恶。芳径满香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恶。潘鬓新来薄。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长相思令

      香暖帏。玉暖肌。娇卧嗔人来睡迟。印残双黛眉。

      虫声低。漏声稀。惊枕初醒灯暗时。梦人归未归。

      ☆长相思令

      花下愁。月下愁。花落月明人在楼。断肠春复秋。  从他休。任他休。如今青鸾不自由。看看天尽头。

      ☆如梦令(七夕)

      雨洗青冥风露。云外双星初度。乞巧夜楼空,月妒回廊私语。凝伫。凝伫。不似去年情绪。

      ☆如梦令  潮退江南晚渡。山暗水西烟雨。天气十分凉,断送一年残暑。归去。归去。香雾曲屏深处。

      ☆如梦令

      卧看西湖烟渚。绿盖红妆无数。帘卷曲栏风,拂面荷香吹雨。归去。归去。笑损花边鸥鹭。

      ☆春光好

      疏雨洗,细风吹。淡黄时。不分小亭芳草绿,映檐低。  楼下十二层梯。日长影里莺啼。倚遍阑干看尽柳,忆腰肢。  ☆春光好  吴绫窄,藕丝重。一钩红。翠被眠时常要人暖,著怀中。  六幅裙窣轻风。见人遮尽行踪。正是踏青天气好,忆弓弓。  ☆虞美人

      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杖藜幽径踏余花。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

      迢迢云水横清浅。不遣愁眉展。数竿修竹自横斜。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

      华裾玉辔青丝E649。记年少、金吾从。花底朝回珠翠拥。晓钟初断,宿酲犹带,绿锁窗中梦。

      天涯相遇鞭鸾凤。老去堂成更情重。月转檐牙云绕栋。凉吹香雾,酒迷歌扇,春笋传杯送。☆青玉案(再和)

      王孙陌上春风E649。蕊珠宴、云軿从。归去笙歌常醉拥。蜡残花炬,月侵冰簟,惯作凉堂梦。  玉人劝客钗斜凤。条脱擎杯腕嫌重。燕子入帘飞画栋。雨余深院,漏催清夜,更轧秦筝送。☆青玉案(生朝)  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五福长随今日宴。粉光生艳,宝香飘雾,方响流苏颤。  寿祺堂上修篁畔。乳燕双双贺新院。玉斝明年何处劝。旌方童满路,貂蝉宜面,归觐黄金殿。☆青玉案(筠翁生朝)

      水芝香远摇红影。泛瑞霭、横山顶。缥缈笙歌云不定。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

      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谁道筠溪归计近。秋风催去,凤池难老,长把中书印。☆青玉案(生朝)  银潢露洗冰轮皎。谪仙下、蓬莱岛。帘卷横山珠翠绕。生朝香雾,玳筵丝管,长醉壶天晓。

      金銮夜锁麻新草。入辅明光拜元老。看取明年人总道。中兴贤相,太平时世,分外风光好。

      ☆青玉案

      月华冷沁花梢露。芳意恋、香肌住。心字龙涎饶济楚。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

      围炉屈曲宜深炷。留取春光向朱户。绿绮声中谁暗许。小窗归去,梦回犹记,金鼎分云缕。

      ☆青玉案

      转语,了无好怀。此来偶有得,当与吾宗椿老子载酒浩歌西湖南山间,写我滞思,二公不可不入社也\\

      平生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山淡夕晖帆影度。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走笔犹能醉时句。花底目成心暗许。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筵雨。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点绛唇  水驿凝霜,夜帆风驶潮生晓。酒醒寒悄。枕底波声小。

      好去归舟,有个人风调。君行了。此欢应少。索共梅花笑。  ☆点绛唇

      春晓轻雷,采彩洲上清明雨。乱云遮树。暗淡江村路。

      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点绛唇

      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暗香成阵。上下花相映。

      倒挂疏枝,月落参横冷。休装景。要人酒醒。除是花枝并。

      ☆点绛唇(生朝)

      嵩洛云烟,间生真相耆英裔。要知鲐背。难老中和气。

      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华夷喜。绣裳貂珥。便向东山起。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清夜沈沈,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点绛唇

      醉泛吴松,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曾向垂虹卧。

      月淡霜天,今夜空清坐。还知么。满斟高和。只有君知我。  ☆点绛唇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D665结。怎教宁帖。眼恼儿里劣。  韵底人人,天与多磨折。休分说。放灯时节。闲了花和月。

      ☆点绛唇

      水鹢风帆,两眉只解相思皱。悄然难受。教我怎唧口留。

      待得书来,不管归时瘦。娇痴后。是事撋就。只这难依口。☆虞美人  广寒蟾影开云路。目断愁来处。菊花轻泛玉杯空。醉后不知星斗、乱西东。  今宵入梦阳台雨。谁忍先归去。酒醒长是五更钟。休念旧游吹帽、几秋风。

      ☆虞美人

      西郊追赏寻芳处。闻道冲寒去。雨肥红绽向南枝。岁晚才开应是、恨春迟。

      天涯乐事王孙贵。花底还君醉。有人风味胜疏梅。醉里折花归去、更传杯。  ☆虞美人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钓笠披云青障绕。橛头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渔家傲

      楼外天寒山欲暮。溪边雪后藏云树。小艇风斜沙觜露。流年度。春光已向梅梢住。

      短梦今宵还到否。苇村四望知何处。客里从来无意绪。催归去。故园正要莺花主。

      ☆渔家傲(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寒食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阔山无数。路转斜冈花满树。丝吹雨。南枝占得春光住。

      藉草携壶花底去。花飞酒面香浮处。老手调羹当独步。须记取。坐中都是芳菲侣。

      ☆谒金门

      鸳鸯渚。春涨一江花雨。别岸数声初过橹。晚风生碧树。

      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寒食烟村芳草路。愁来无着处。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谒金门(送康伯桧)

      清光溢。影转画檐凉入。风露一天星斗湿。无云天更碧。

      满引送君何惜。记取吾曹今夕。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

      ☆瑞鹧鸪

      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B541。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好事近  老去更思归,芳草正薰南陌。上巳又逢寒食,叹三年为客。

      吹花小雨湿秋千,闲却好春色。天甚不怜人老,早教人归得。

      ☆好事近  梅润乍晴天,帘卷画堂风月。珠翠共迷香雾,是长年时节。

      瑶池清夜宴群仙,鸾笙未吹彻。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好事近

      春色到花房,芳信一枝偏好。勾引万红千翠,为化工呈巧。

      花姑玉貌笑东风,今朝放春早。看取鬓边幡胜,永宜春难老。

      ☆好事近

      斗帐炷炉熏,花露裛成芗泽。萦透雪儿金缕,醉玉壶春色。

      非烟非雾锁窗中,王孙倦留客。不道粉墙南畔,也有人闻得。

      ☆怨王孙

      小院春昼。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风翠袖。芳意恼愉多。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后。伤春瘦。浅黛眉尖秀。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怨黄昏。

      ☆怨王孙

      如对营丘著色山。坐客有歌怨王孙者,请予赋其情抱,叶子谦为作三弄,吹云裂石,旁若无人,永福前此所未见也。老子于此,兴复不浅\\

      霁雨天迥。平林烟暝。灯闪沙汀,水生钓艇。楼外柳暗谁家。乱昏鸦。  相思怪得今番甚。寒食近。小砑鱼笺信。屏山交掩,微醉独倚栏干。恨春寒。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

      文倚马,笔如椽。桂殿早登仙。旧游册府记当年。衮绣合貂蝉。

      庆天申,瞻玉座,鹓鹭正陪班。看君稳步过花砖。归院引金莲。  ☆喜迁莺令(呈富枢)  云叶乱,月华光。罗幕卷新凉。玉醅初泛嫩鹅黄。花露滴秋香。

      地行仙,天上相。风度世间人样。悬知洗盏径开尝。谁醉伴禅床。

      ☆喜迁莺慢(鹿鸣宴作)

      雁塔题名,宝津F854宴,盛事簪绅常说。文物昭融,圣代搜罗,千里争趋丹阙。元侯劝驾,乡老献书,发轫龟前列。山川秀,圜冠众多,无如闽越豪杰。

      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喜信归来俱捷。骄马芦鞭醉垂,蓝绶吹雪。芳月素娥情厚,桂花一任郎君折。须满引,南台又是,合沙时节。

      ☆鹧鸪天

      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与君著意从头看,初见东南第一枝。

      人散后,雪晴时。陇头春色寄来迟。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  ☆忆秦娥

      桃花萼。雨肥红绽东风恶。东风恶。长亭无寐,短书难托。

      征衫辜负深闺约。禁烟时候春罗薄。春罗薄。多应消瘦,可B62C梳掠。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花迷珠翠。香飘罗绮。帘旌外、月华如水。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最乐升平景致。

      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游仙梦、轻寒半醉。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

      ☆小重山

      谁向晴窗伴素馨。兰芽初秀发,紫檀心。国香幽艳最情深。歌白雪,只少一张琴。

      新月冷光侵。醉时花近眼,莫频斟。薛涛笺上楚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

      ☆上西平

      卧扁舟,闻寒雨,数佳期。又还是、轻误仙姿。小楼梦冷,觉来应恨我归迟。鬓云松处,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萦系,添憔悴,谩孤恓。得见了、说与教知。偎香倚暖,夜炉围定酒温时。任他飞雪洒江天,莫下层梯。

      ☆春光好(为杨聪父侍儿切鲙作)  花恨雨,柳嫌风。客愁浓。坐久霜刀飞碎雪,一尊同。

      劳烦玉指春葱。未放箸、金盘已空。更与个中寻尺素,两情通。

      ☆春光好  寒食近,踏青时。画堂西。可是春来偏倦绣,乍生儿。

      香绵轻拂胭脂。加文褓、初试班衣。诮没工夫存问我,且怜伊。

      ☆清平乐

      乱山深处。雪拥溪桥路。晓日乍明催客去。惊起玉鸦翻树。

      翠衾香暖檀灰。一枝想见疏梅。凭仗东风说与,画眉人共春回。

      ☆清平乐

      明珠翠羽。小绾同心缕。好去吴松江上路。寄与双鱼尺素。

      兰桡飞取归来。愁眉待得伊开。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菩萨蛮  天涯客里秋容晚。妖红聊戏思乡眼。一朵醉深妆。羞渠照鬓霜。

      开时谁断送。不待司花共。有脚号阳春。芳菲属主人。  ☆菩萨蛮(戏呈周介卿)

      拍堤绿涨桃花水。画船稳泛东风里。丝雨湿苔钱。浅寒生禁烟。

      江山留不住。却载笙歌去。醉倚玉搔头。几曾知旅愁。

      ☆菩萨蛮(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菩萨蛮

      雨余翠袖琼肤润。一枝想像伤春困。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酿成谁与醉。应把流苏缀。泪沁枕囊香。恼侬归梦长。  ☆菩萨蛮(政和壬辰东都作)

      黄莺啼破纱窗晓。兰缸一点窥人小。春浅锦屏寒。麝煤金博山。

      梦回无处觅。细雨梨花湿。正是踏青时。眼前偏少伊。  ☆菩萨蛮

      甘林玉蕊生香雾。游蜂争采清晨露。芳意著人浓。微烘曲室中。

      春来瀛海外。沈水迎风碎。好事富余熏。频分几缕云。

      ☆楼上曲

      楼外夕阳明远水。楼中人倚东风里。何事有情怨别离。低鬟背立君应知。

      东望云山君去路。断肠迢迢尽愁处。明朝不忍见云山。从今休傍曲阑干。

      ☆楼上曲

      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

      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豆叶黄(唐腔也,为伯南赋早梅,复和韵)

      冰溪疏影竹边春。翠袖天寒炯暮云。雪里精神淡伫人。隔重门。宝粟生香玉半温。  ☆豆叶黄

      疏枝冷蕊忽惊春。一点芳心入鬓云。风韵情知似玉人。笑迎门。香暖红炉酒未温。  ☆满庭芳(寿)

      梁苑春归,章街雪霁,柳梢华萼初萌。非烟非雾,新岁乐升平。京兆雍容报政,金狨过、九陌尘轻。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东风,吹绿鬓,薄罗剪彩,小绾流莺。比渭滨甲子,尚父难兄。满泛椒觞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明年会,双衣对引,谈笑秉钧衡。

      ☆满庭芳(寿富枢密)  韩国殊勋,洛都西内,名园甲第相连。当年绿鬓,独占地行仙。文彩风流瑞世,延朱履、丝竹喧阗。人皆仰,一门相业,心许子孙贤。

      中兴,方庆会,再逢甲子,重数天元。问千龄谁比,五福俱全。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香檀缓,杯传鹦鹉,新月正娟娟。

      ☆满庭芳(为赵西外寿)

      玉叶联芳,天潢分润,寿筵长对熏风。间平襟度,濮邸行尊崇。忠孝家传大雅,无喜愠、一种宽容。芝兰盛,B237衣嬉戏,亲睦冠西宗。

      丝纶,膺重寄,遥防迁美,本镇恩隆。应堂齐福,诞月仍同。花蕊香浓气暖,凝瑞露、满酌金钟。龙光近,星飞驿马,宣入嗣王封。

      ☆满庭芳

      三十年来,云游行化,草鞋踏破尘沙。遍参尊宿,曾记到京华。衲子如麻似粟,谁会笑、瞿老拈花。经离乱,青山尽处,海角又天涯。  今宵,闲打睡,明朝粥饭,随分僧家。把木佛烧却,除是丹霞。撞著门徒施主,蓦然个、喜舍由他。庐陵米,还知价例,毫发更无差。

      ☆瑞鹤仙(寿)

      倚格天峻阁。舞庭槐阴转,盆榴红烁。香风泛帘幕。拥霞裾琼珮,真珠璎珞。华阳庆渥。诞兰房、流芳秀萼。有赤绳系足,从来相门,自然媒妁。

      游戏人间荣贵,道要元微,水源清浊。长生大药。彩鸾韵,凤箫鹤。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看千龄,举家飞升,玉京更乐。

      ☆瑞鹤仙(寿)  喜西园放钥。对燕寝香润,棠阴寒薄。东风夜来恶。禁烟时天气,莺啼花落。新晴共约。怕韶光、容易过却。把铜壶、缓浮金杯,禊游行乐。  弦索。笙簧声里,还记兰房,正垂罗幕。初眠柳弱。梅如豆,玉如琢。向凤凰池上,鸳鸯影里,他年何啻紫橐。看流芳,继踵韦平,盛传巩洛。

      ☆瑶台第一层

      宝历祥开飞练上,青冥万里光。石城形胜,秦淮风景,威凤来翔。腊余春色早,兆钓璜、贤佐兴王。对熙旦,正格天同德,全魏分疆。

      荧煌。五云深处,化钧独运斗魁旁。绣裳龙尾,千官师表,万事平章。景钟文瑞世,醉尚方、难老金浆。庆垂芳。看云屏间坐,象笏堆床。

      ☆瑶台第一层

      江左风流钟间气,洲分二水长。凤凰台畔,投怀玉燕,照社神光。豆花初秀雨,散暑空、洗出秋凉。庆生旦,正圆蟾呈瑞、仙桂飘香。

      肝肠。C37A文D461锦,驾云乘鹤下鹓行。紫枢将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旧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九霞觞。荐刀圭丹饵,衮绣朝裳。

      ☆望海潮(癸卯冬为建守赵季西赋碧云楼)

      苍山烟淡,寒溪风定,玉簪罗带绸缪。轻霭暮飞,青冥远净,珠星璧月光浮。城际踊层楼。正翠帘高卷,绿琐低钩。影落尊罍,气和歌管共清游。

      史君冠世风流。拥香鬟凭槛,雾鬓凝眸。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逸兴醉无休。赋探梅芳信,翻曲新讴。想见疏枝冷蕊,春意到沙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

      麒麟图画,貂蝉冠冕,青毯自属元勋。绿野旧游,平泉雅咏,霞舒烟卷朝昏。风月小阳春。照玳筵珠履,公子王孙。雪度崧高,影横伊水庆生申。

      早梅长醉芳尊。况中兴盛际,宥密宗臣。琳馆奉祠,金瓯覆字,和羹妙手还新。光射紫微垣。看五云朝斗,千载逢辰。开取八荒寿域,一气转洪钧。  ☆十月桃  年华催晚,听尊前偏唱,冲暖欺寒。乐府谁知,分付点化金丹。中原旧游何在,频入梦、老眼空潸。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

      有多情多病文园。向雪后寻春,醉里凭阑。独步群芳,此花风度天然。罗浮淡妆素质,呼翠凤、飞舞斓斑。参横月落,留恨醒来,满地香残。

      ☆十月桃(为富枢密)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物开祥。丹青万江,熊兆昆台,凤举朝阳。  向元枢曾辅岩廊。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

      ☆感皇恩(寿)

      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锦绣肝肠五千卷。出逢熙运,早侍玉皇香案。禁涂扬历遍,纡宸眷。

      安养老成,十年萧散。天要中兴相公健。生朝开宴,长是通宵弦管。藕花香不断,南风远。☆感皇恩(寿)  年少太平时,名园甲第。谈笑雍容万钟贵。姚黄重绽,长对小春天气。绮罗丛里惯,今朝醉。  台衮象贤,元枢虚位。壮岁青云自曾致。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谢公须再为,苍生起。☆感皇恩(寿)

      荔子著花繁,清微庭院。贺厦双飞画梁燕。绮罗丛里,百和炉烟祝愿。愿从今日去,身长健。

      檀板竞催,榕阴初转。舞袖风前翠翘颤。明年开府,锡宴金钟宣劝。寿星朝北斗,君王眷。☆感皇恩(寿)  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雨露恩浓自天遣。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宝炬密香,玉卮波滟。醉拥笙歌夜深院。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要看茅土相,貂蝉面。☆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

      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开。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台。锦肠珠唾,钟间气、卓牵天才。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怀。  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回。凉送艳歌缓舞,醉罥瑶钗。长生难老,都道是、柏叶仙阶。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莱。

      ☆千秋岁(寿)

      相门出相,和气浓春酿。传家冠珮云台上。庞眉扶寿杖。绿发披仙氅。星两两。泰阶已应升平象。玉砌兰芽长。定向东风赏。添彩袖,褰罗幌。丝簧俱妙手,珠翠争宫样。江海量。年年醉里翻新唱。

      ☆水龙吟(周总领生朝)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

      霖雨已沾千里。兆丰年、十分和气。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荷橐还朝,青毯奕世,除书将至。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

      ☆南乡子(寿)

      山寺辋川图。霜叶云林锦绣居。寿斝浮春珠翠拥,欢娱。满院流泉绕绮疏。

      道气自肤腴。几席轻尘一点无。天要耆英修相业,清都。已有泥书降玉除。  ☆卷珠帘(寿)

      祥景飞光盈衮绣。流庆昆台,自是神仙胄。谁遣阳和放春透。化工重入丹青手。

      云DA7B锦瑟争为寿。玉带金鱼,共愿人长久。偷取蟠桃荐芳酒。更看南极星朝斗。  ☆醉蓬莱(寿)

      对小春桃艳,曲室炉红,乍寒天气。七叶蓂开,应金章通贵。梦草银钩,灿花珠唾,是素来风味。满腹经纶,回天议论,昆台仙裔。

      秘殿升华,紫枢勋旧,退步真祠,简心端扆。迎日天元,听正衙宣制。尽洗中原,遍为霖雨,宴后堂歌吹。柏子千秋,丹砂九转,今宵长醉。☆陇头泉

      少年时,壮怀谁与重论。视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称尊。奏公车、治安秘计,乐油幕、谈笑从军。百镒黄金,一双白璧,坐看同辈上青云。事大谬,转头流落,徒走出修门。三十载,黄粱未熟,沧海扬尘。

      念向来、浩歌独往,故园松菊犹存。送飞鸿、五弦寓目,望爽气、西山忘言。整顿乾坤,廊清宇宙,男儿此志会须伸。更有几、渭川垂钓,投老策奇勋。天难问,何妨袖手,且作闲人。  ☆天仙子

      命赋长短句,乃得天仙子,写呈两公,末章并发一笑\\

      楼外轻阴春淡伫。数点杏梢寒食雨。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

      惊见此花须折取。明日满城传侍女。情知醉里惜花深,留春住。听莺语。一段风流天赋与。

      ☆鹊桥仙

      靓妆艳态,娇波流盼,双靥横涡半笑。尊前烛畔粉生光,更低唱、新翻转调。

      花房结子,冰枝清瘦。醉倚香浓寒峭。雏莺新啭上林声,惊梦断、池塘春草。☆渔父家风  八年不见荔枝红。肠断故园东。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想筠笼。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生查子

      天生几种香,风味因花见。旖旎透香肌,仿佛飞花片。

      雨润惜余熏,烟断犹相恋。不似薄情人,浓淡分深浅。

      ☆减字木兰花

      客亭小会。可惜无欢容易醉。归去更阑。细雨鸣窗一夜寒。

      昏然独坐。举世疏狂谁似我。强拨炉烟。也道今宵是上元。

      ☆眼儿媚

      萧萧疏雨滴梧桐。人在绮窗中。离愁遍绕,天涯不尽,却在眉峰。

      娇波暗落相思泪,流破脸边红。可怜瘦似,一枝春柳,不奈东风。

      ☆昭君怨  春院深深莺语。花犯一帘烟雨。禁火已销魂。更黄昏。

      衾暖麝灯落灺。雨过重门深夜。枕上百般猜。未归来。☆夜游宫  半吐寒梅未拆。双鱼洗、冰澌初结。户外明帘风任揭。拥红炉,洒窗间闻霰雪。

      比去年时节。这心事、有人B62C说。斗帐重熏鸳被叠。酒微醺,管灯花,今夜别。

      ☆杨柳枝(席上次韵曾颖士)

      深院今宵枕簟凉。烛花光。更筹何事促行觞。恼刚肠。

      老去一蓑烟雨里,钓沧浪。看君鸣凤向朝阳。且腰黄。  ☆彩鸾归令(为张子安舞姬作)  珠履争围。小立春风趁拍低。态闲不管乐催伊。整铢衣。粉融香润随人劝,玉困花娇越样宜。凤城灯夜旧家时。数他谁。  ☆江神子  梦中北去又南来。饱风埃。鬓华衰。浮木飞蓬,踪迹为谁催。自笑自悲还自语,一杯酒,鼻如雷。  晓舆行处觉春回。屑琼瑰。糁莓苔。病眼冲寒,欲闭又还开。水近人家篱落畔,遥认得,一枝梅。

      ☆西江月(和苏庭藻)

      小阁劣容老子,北窗仍递南风。维摩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

      且作大真游戏,未甘金粟龙钟。怜君病后颊颧隆。识取小儿戏弄。

      ☆诉衷情

      形似之美。久欲记之而因循。比与诸公和长短句,故及之以诉衷情。盖里中推星球红、鹤顶红,皆佳品。海舶便风,数日可到\\

      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对客呼为红蕊,此兴已偏浓。

      嗟白首,抗尘容。费牢笼。星球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  ☆采桑子(奉和秦楚材史君荔枝词)  华堂清暑榕阴重,梦里江寒。火齐星繁。兴在冰壶玉井栏。

      风枝露叶谁新采,欲饱防慳。遗恨空盘。留取香红满地看。

      ☆菩萨蛮(送友人还富沙)

      山城何岁无风雨。楼台底事随波去。归棹望谯门。沙痕炯断云。

      诗成空吊古。想像经行处。陵谷有余悲。举觞浇别离。

      ☆菩萨蛮  微云红衬余霞绮。明星碧浸银河水。欹枕画檐风。愁生草际蛩。

      雁行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浣溪沙(咏木香)  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随影上轻罗。多情肯放一春过。

      比似雪时犹带韵,不如梅处却缘多。酒边枕畔奈愁何。

      ☆好事近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南歌子

      玉斧修圆了,冰轮分外清。共看星向绣衣明。元是生朝为寿、对难兄。

      鸿雁翻秋影,埙D652和笑声。他年中令彩衣荣。记取今宵丹荔、醉瑶觥。  ☆醉花阴(咏木犀)

      紫菊红萸开犯早。独占秋光老。酝造一般清,比著芝兰,犹自争多少。

      霜刀剪叶呈纤巧。手捻迎人笑。云鬓一枝斜,小合幽窗,是处都香了。  ☆点绛唇

      小雨B62C晴,坐来池上荷珠碎。倬眉浓翠。怎不交人醉。  美盼流觞,白鹭窥秋水。天然媚。大家休睡。笑倚西风里。

      ☆花心动(七夕)

      水馆风亭,晚香浓、一番芰荷新雨。簟枕乍闲,襟裾初试,散尽满天袢暑。断云却送轻雷去。疏林外、玉钩微吐。夜渐永,秋惊败叶,凉生亭户。

      天上佳期久阻。银河畔、仙车缥缈云路。旧怨未平,幽欢驻恨入半天风露。绮罗人散金猊冷,醉魂到、华胥深处。洞户悄、南楼画角自语。  ☆蓦山溪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故乡何处,搔首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

      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作者:张元干

飞跎全传

  • 清·邹必显

    飞跎全传(又名《飞跎子传》、《扬州语绣像三教三蛮维扬佳话传奇》、《飞跎子书》)

    版本:嘉庆二十二(1817)年一笑轩刋本。四卷三十二回 。

    作者:邹必显,干嘉年间扬州评话艺术家,江苏兴化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他“性温暾,寡言笑,偶一雅谑,举座絶倒”。内容:叙述石信求取仙方,拜师学艺,学成后下山投军出战,与蛮兵斗法,最后三教和解,天下太平的故事。全书记扬州风土人情,以新奇市语,博读者一笑。“飞跎”为扬州土语,焦循《易余龠录》卷十八云:“凡人以虚语欺人者,谓之跳跎子;其巧甚虚甚者,则为飞跎。”

    ==============================================================================
    《飞跎全传》,是用扬州俗谚写成的讽刺性滑稽小说。叙“飞跎子”原名石信,字不透,因误服蜜饯砒霜药,背上长出一块呆肉,左脚又被人弄坏,故人称“跳跎子”。跎子为要治好背跎腿跛,找逼上红城的悬天上帝求取仙方,一路历经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终于拜师学到诸种绝技,被誉为“飞跎子”。时海外天子带领倭蛮、苗蛮、反蛮入侵中原,飞跎子奉师命下山出战,抵御倭蛮,摆阵斗法,难分难解,都抗囊菩萨出来说和,释、道、儒三教和解,天下归于太平。跎子最后加封跎王,名留后代。小说记扬州风土人情,文风粗犷,且由评话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作者:邹必显

弟子规

  •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作者:李毓秀

邓子

  •   邓析(—前501年),春秋时代末年郑国名家思想家。

      邓析首倡“刑名之论”,操“两可之说”,被视为玩弄巧辩之术,开起了名家的思想。而邓析也主张刑名之治,制定竹刑,主张刑法公开化,引发贵族的不满,最后为郑国大夫驷歂所杀。

      荀子曾经对邓析作出批评,《荀子?非十二子》谓其:“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绮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汉书艺文志》将邓析列入名家。目前流传的《邓析子》据传是后人伪托。

    =============================================================================


      邓析,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五零一年,春秋末年郑国思想家和革新家,被视为法家先驱,但邓析首倡「刑名之论」,操「两可之说」,和慎到、田骈的重法主张郄又有所不同,而被视为玩弄巧辩之术,开名辩一代风气,揭开了名辩思潮的序幕。故被《汉书

作者:邓析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上)

    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于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则有少分相应,初段之难如此。此后方做中段工夫,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大家,逐字临摹数十日,当其临时,诸家形模,时时引入吾胸,又须步步回头顾祖,将诸家之长默识归源,庶几不为所诱,工夫到此,悠忽五六年矣。至末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以为宗主,又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到熟极处,忽然悟门大开,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奥,我之笔底迸出天机,变动挥洒,回想初时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到此又五六年。

    书路小道夫,岂易易哉!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太傅之得意也;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羲之之赏心也。即此数语,可悟古人用笔之妙。古人每称弄笔弄字,最可深玩。临乐毅论十五日,深悟藏蜂之妙;廿五日,深悟回腕藏锋并用;作为两层悟入,癸巳临来仲楼十七帖,深悟转换之妙;至二十日,又悟侧左让右之诀。余廿岁外见东坡书,即知其为偏锋,亦时有此疑,不敢率论,直至癸巳秋,见黄山谷小品于蒋子久家,其中有东坡不善作草书,只用诸葛笔,又云举背作案,倚笔成书,不能用双钩悬腕,自视此说,二十年不可解之疑,一日豁然冰解矣!

    凡欲学书名世者,虽学楷学草,然当以行为主,守定一家以为宗主,专心临摹,得其用笔俯仰向背,姿态横生之处,一一入微,然后别取一种临数月,再将前所宗者临三月,觉此一番,眼力与前不同,如此数转,以各家之妙资我一人,转阻转变转变,转入转入转妙,如此三年,然后取所主书摹写数月,则飞动之态,尽入笔端,结体虽雅正,用笔则奇宕,此时真书草书行书一时尽悟,可入古人之室矣!

    行书点画之间须有草意,盖笔笔飞动,纯是天真横溢,无迹可寻,而有遒劲萧远之致,必深得回腕藏锋之妙,而以自然出之。其先习黄庭洛神以端其本,其后习各种草书以发其气,其中又习数十种行书以成其格,安得不至妙境。行书之功十倍草书。或曰古人有忙中不作草字,奈何?曰:斯人斯时所未学者,草耳,未学则以为难,理或然欤?或曰:此说误。不及作草者,不及起草再誊真耳。学行书即能通真,学真书不能通行。以此知行书之功不小。

    锺太傅书,一点一画皆有篆隶之遗,至于结构,不如右军。格之凤翥龙蟠如张芝,如索靖,皆锺一家书,以右军视之,正如太羹元酒不复过而问矣!锺书须玩其点画,如鱼如虫如枯枝如坠石,其旨趣在点画之间,虽古却少变动,简却少蕴藉,于势之一字尚未尽致,若夫王则纯以势胜势,奇而反正,则又秘之又秘矣!

    华亭少时,学李北海,又学米襄阳,于二家盘旋最久,故得李十之二三,得米十之六七。生平虽无所不临,而得力则在此。今后学董者,不得舍李米而竟取董也。盖以董学董终不是董。米中年方临颜。陈中丞好学书,元章授以提笔法,曰以腕抵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亦可作小字乎?元章笑顾,小吏取纸书黼黻,赞笔划端严,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因请其法。曰:无他,惟自今以往,每作字时,不可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八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笔笔合得浑。所以能清能浑者,全在能留得笔住。留笔总在能换处,见之转换者,用笔一反一正也,此结构用笔也,即古人回腕藏锋之秘,不肯明言。所谓手授口诀者,试问笔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坠之时,方才用留,笔笔既留矣,如何能转,曰,即此提笔之果,能提笔,然又要认得换笔,自然笔笔清,笔笔浑。其法贵在窗下用熟,及临书时,一切相忘,惟有神气飞舞而已。所谓抽刀断水,断而不断是也。观舞剑而悟者,张旭也,斗蛇而悟者,文与可也。舞剑斗蛇最得古人用笔之妙,临来仲楼所刻舞鹤赋五年,字体始定。用笔四处,不可不留心,如出也收也放也转也。

    余虽得元宰嫡传,初学书时,只临肥本兰亭,三年不辍,又不敢易他贴。介子尝笑其拙。三年后方临董书,旋临官奴贴,又稍涉坡仙北海,旋弃之,遂转学杨少师乐志论,又复有悟,但嫌其结构谨严,无疏散之致,又以舞鹤赋为主,如此二年,遂临二王全帖十册不停手,不下座者,七月及临毕。之后作字更拙陋,无一笔如意。余私心恨之,乃掷笔不敢作书者数月,后又猎心复萌,取旧日所临再虚心奋入,觉此际较从前大有不同,每一字中,又开无限法门,与我相瞻于静对之际,若以精微相合者,然后知古人之妙,未敢轻示后人,又必待后人有一分眼力,则见一分,有十分则见十分也。盖每字有数层悟入者,余乃知之又敛。我胜气淡,我妄心临颜柳欧虞而寝食于褚者,数月于宋之四家,元之一家,明之诸家,皆无所不窥,而独以米老为最,又取从前诸帖,时时拈起,回旋往复屈指计之,不知费几许几月矣!

    乙巳春,过昆陵,见王双白,双白见余书静正因偏,告同人曰:此似董而深于少师之法者,元宰之后一人也。因劝余,不必泛临各家,当以董为主,间入少师之法,已足成家传世也。自是始专业华亭,誓以终老。双白髫年,即从董先生游,今六十余矣。董历游南北,双白多从之,故笔法精深,自谓得不传之秘,又亲书三十二字授余,其中有“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十字。余初见以为不然,盖势之一字,余未深明,然每从诸家之说,以为未有不从中锋而得者,今日侧笔,胡为乎第?余从事于此有年,惟此一势字未了得,毋中锋之过乎。归来临帖数百字试双白传法,犹未了解此势字。初秋一病,淹留至十九日不愈,即起坐亭中,见风吹竹叶相迎相亚,忽迫忽避,恍有所得,觉前日半解半阻,至此神悟顿开,涣然冰释矣!羲之云,执笔在手,手不知运,运笔在腕,腕不自执。此四句贵先讲明。透观此语,转腕之法贵矣。次选临古帖,择其佳者摹之,所贵识得弃取,次折笔点画之间一一折开,看其起止,法熟后自臻神化。以上五条乃元宰先生临池妙诀。

    此外,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也。侧笔取势者,于结构处一反一正。所谓锋锋相向,此从运腕得之。凡字得势则活,得势则传。徐欣二字,让左侧右可悟势奇而反正。永兴抽刀断水,自谓于道有悟,及舞剑斗蛇龙蟠凤翥诸法,一以贯之矣!又,前人诗云:舵楼一夜雨催诗,果有蛟龙起墨池,悟得将军舞剑势,分明草圣折锋时。“势”字最妙侧笔取势,言其书画有锋,势奇而反正也。

    丰南隅《考功》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掌虚指实,意前笔后。此十六字,古人所传用笔之诀也。双钩悬腕,食指中指圆曲如钩,节与母指相齐,而撮管指尖则执笔,挺直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指;让左侧右者,左腕让而居外,右腕侧而居中,当使笔管与鼻准相对,则颌下无奇斜之患;掌虚指实者,指不实则颤掣无准,掌不虚则窒碍无势,三指撮齐,上俯仰,进退往复,垂缩刚柔,曲直钩环,纵横转运,无不如意,则笔在画中而左右皆无病矣;若夫意前笔后,工夫熟后,方可臻也,非纸成堆,笔成冢,安能有此神化。此南隅论临池家法,矜为神妙。以余观之,只是搦管法,至所以运笔并未之及,况让左侧右,注解总非耶?或曰让左侧右,毕竟如何,此拗腕法也,亦只向右边之一法耳。 六书象形会意谐声指事转注假借,发笔处收笔处转笔处皆有口授妙诀。又起不孤,伏不寡,亦双白妙语。陈眉公执笔撮于指尖,横担又斜又扁,不肯对客作书,恐人盗去笔法,此与古人执笔稍异。右军执笔向内,大令执笔向外,鲁公执笔真正中锋,今持其墨迹,向日中照之,划中微有一线,其色更黑,画画皆然。三人执笔虽不同,然皆悬腕、悬肘。董先生学大令,邹虎臣则全仿鲁公。

    董先生于明朝书家不甚许可,或有推祝枝山者曰,枝山只能作草,颇不入格。于文徵明,但服其能画,于米万钟则更唾之矣。于黄邓稍蒙许可。董用羊毫,其头甚长,约一寸七八分,又略丰美。所谓毫毛茂茂,但笔笔尖耳!用之写小楷、小行或微杂紫毫。若匾额宜用羊毫,字大者,绝不用棕及猪毫。匾额横字,书宜长瘦,不宜扁阔。直竖匾额,高悬七八丈者,上字宜微大,下字宜微小,大字宜笔笔用力,黑多白少,言用笔宜肥也。 凡写字,先小字后大字,先缜密后纵宕,理所必然。王觉斯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可一日间断耳。觉斯字,一味用力,彼必误认铁画银钩,所以魔气太大。先生每云,吾书无他奇,但姿态高秀,为古今独步耳。心忘手,手忘笔,笔忘法,纯是天真潇洒。邹虎臣初学书最服膺董先生,及双钩悬腕三年而后成之。又邹虎臣评宋四家书,蔡曰嫩,苏曰俗,黄曰野,米曰贱,以其偏旁欹斜鲜庄雅之度耳。

    毗陵有“束第”二字,经一尺五六寸,乃元宰书,真得势字。元宰尝云,余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能实证者,在起倒收束处耳,过此一关,虽右军父子亦无奈何耳!

    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谈此窍也。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怒笔木僵之谓。乃如大力之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得之,须悟后始知余言也。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后人不识,遂以墨猪当之,皆成俗笔。痴人前不得说梦,欲知屋漏痕折钗股,当于圆熟处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碑,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不如晋,遂专仿黄庭经及锺元常宣示表、戎辂表、丙舍帖,凡三年,自谓偪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比。游嘉兴,得亲观项子京家藏古人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作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砚矣。然自此,渐渐有心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流书。虽翰墨小道,其艰如此,况学道乎?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下)

    庚戍二月二十日华亭论书。内度景有历代内府玉宝及历代名人图章,又有一长印云:“玉皇殿上掌书仙。”此七字甚俗,然朱色如新,是亦一奇。观其语,疑宋徽宗所用之物也。古洲藏此神物,提督马进宝欲得之,以为进京入贡之用。古洲索价虽三千金,亦权意终无售意也。马价六百金,古洲不应。有人献计于马,遂以暗通海上郑成功为名,发兵黑夜围古洲宅,擒置于狱,凡家之所藏尽为马有,不独内景经也。又馈金珠乃得免。后马自京师还,召古洲一饭而已。刘玉少家藏眉公真迹甚多。余昔婆娑其下,见一白纸,便面,横书“闲挥白羽扇”五字,此款极新。山谷小品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观眉公此书,方知古人工书无他奇,但能用笔耳。大令草书淳古,殊近伯英,论者以右军草入能品,大令草入神品。余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似右军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耳。山谷谓洛神赋非王子敬书。以字格笔力去之太远,乃米宣猷书。山谷诗云: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瘗鹤铭,隋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然适能作小楷,亦不能摆脱规矩。客曰:子何不舍子之冻蝇?余无以应,因知此技非得不传之秘者,未易易也。凡欲作书,先端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寡默,如对至尊,则无不美也。褚河南印印泥,张长史锥画沙,颜太师屋漏痕折钗股,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以悟入也。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使人甚爱,次见之则得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其不合者盈眼矣。故观今人之字,如观文绣,观古人之字,如观钟鼎,行行须求合法,字字须求生动。

    淳化阁帖,初刻系枣版,银定拓。余友吴天定为余父述古公门人所居,又相怜。余朝夕得把玩后,湖广胡天骝出一册见示,乃二王草书,生动变化,余一见即知为潭帖,在淳化之上。观其后款,果然为二王草书。邢子愿得力于此。淳化秘阁续帖内欧阳太子率更、李太白皆极妙。太白字,天真豪放,逼似其为人,云得力于南唐李后主七法。余见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来仲楼,书种堂正续,二刻鹪了瓴、红绶轩、海鸥堂、青来馆、蒹葭室、众香堂、大来堂、研庐帖十余种,其中惟戏鸿堂、宝鼎斋为最。先生平生学力皆在此二种,其余诸帖,研蚩各半,而最劣者,则青众香也。笔意酷似杨彦仲,疑其伪作也。

    淳化阁贴,所见诸本,皆系钱文倩物。文倩囊涩,先质六册于一富贾,余四册,余尝见之。其中二王一册,笔法秀宕,下真迹一等,果俊物也,细玩却是潭帖。在明朝唯陕西肃王府翻刻石拓为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勒上石所刻,费数万,较今市本相去天渊焉。

    明朝法贴,大刻有郁冈斋乃王氏所刻,停云馆,乃文氏所刻。郁冈斋,余童年曾见之,不复记忆。停云馆,余见之于张玉立家,其中黄庭、兰亭刻有多种,而帖中所载宋元诸家最详。又涿州冯相公所刻快雪堂,亦备载苏米书,采摭颇精,于晋魏历代之书,十得四五耳。至于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临摹历代大家及自书题跋,精妙绝伦,近则可掩郁冈斋,远则踞诸淳化各种名帖之上,诚罕观也。

    余见二王帖十卷,首幅刻右军、大令二像,前六卷皆右军书,后三卷皆大令书,共一百七十余页,末一卷皆名贤题跋,乃金坛李氏所刻。李为元明两朝世家,故能办此。余曾不停手临七月余,后以乏米,质之张氏,得六星后未能赎,可叹耳!

    二王有甲戍帖,在淳化之上。宜兴蒋如奇,号邃初,在扬州盐商家得之,价值千金。蒋与刘馀佑同年,蒋死,其子中落,适刘子名芳烈者,为镇江太守,蒋子修谒刘,请看不还,以北寄为辞,及蒋归,然刘所赠不下数百金也,后数年,蒋游京师谒馀佑,又赠数百金。蒋遂不敢言,至今竟为刘氏所有。

    米南宫对宋仁宗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气,蔡襄勒字,杜衍摆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

    余学书十六年,方悟得势字,至二十七年,方悟得三折笔锋。今人把笔无几时,便思挥屏扇纤素,开口便轻议前贤,只是不自知丑态耳。历代名家,各有妙悟,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如两峰出云,忽然自合,如见舞剑器,如见道斗蛇,如闻嘉陵江声,乃于道字方有悟,抽刀断水,总只悟得个势字,是取势又兼用笔,其余三折锋之说,自卫夫人及羲献而后无有问途者,岂知之,固秘之耶。抑得势即三折笔耶,可以不言耶,妙极! 落笔要有疏宕纵逸之气,凡作字时,便存此想,不可忽略,然必在极熟之后,笔忘手,手忘笔,方能臻此三折笔法。

    元宰以争座位为颜书第一,为其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最为深思。 学书之人先须笔笔能到古人,及至到处,则须劈破天荒自成一家。秦少游绝爱政黄牛书,问其笔法,政曰:字,心书也。着意则不佳,故每求儿童书以观其神气。

    余学书在戊子元旦至甲申二十七年,临摹古帖备极苦心,虽时与古人盘旋,然堂奥未窥也。壬子腊月回山西陈家集,晴窗之下,偶临元宰禅悦一则,忽悟得变化笔法,然非口授,亦不能透彻耳。

    凡临贴到数月之后,工夫沉密则平日笔意反为法所缚,动笔辄更拙滞,不得如意,如须换一两种帖,庶前之所临,活变生动,从不经意处潇洒而出。临小字是日,不得为人写大字,临大字是日,不得为人写小字,若转换数日笔意飞舞,厥迹既佳,大小亦可任意矣!

    余十六岁时,过金陵,侄孙直儒家见其五百金所购欧书乐志论墨迹,余极爱之,因屡愿习此种,又苦其难弃前学,心识其法,五十二年未尝语人,后传李锡奇、乐继武及明晋卿子,名观者共传三人焉。在直孺家见颜鲁公争坐位墨迹,在唐版纸上无一字涂抹遗漏,与世所传草稿不同,字形瘦劲奇变,踊跃生动,如龙眼大,后幅并无人题跋,只有数行落年月姓名,但云是鲁公当日誊清,上之当事者,历代藏之。粤西荔波县瑶蛮洞中,传为世宝。万历末,有浙西顾姓者,官于其地,诱而得之,藏于其家。天启间转入吴门韩某之手,直儒用八百金购得之。此卷华亭且未之见,况前此书家乎?宜其题跋之无人也。余得华亭门人传法,眼能小具别鉴,故知其为真迹也。 镇江曹次师家藏苏米真迹,来扬求售。米之用笔,顿跌清古,与世所传真壤十纸,相去天渊,即较之方圆庵张志孝碑,亦不相类。乍视之,不知为米书。米老儒古帖,结构盘桓,气魄雄浑,笔意磊落。王双白云:明朝只有一大家,董元宰是也,下此都是名家。总明朝书家论之,可与唐宋匹者,一邓太素,二邹衣白,三倪苏门,四陈眉公,盖太素得力于米而天姿古劲有屈铁之势,全以骨胜,所少者细筋,又无变化,新新之态。至于邹书则中锋悬腕,荧迥刚劲,但拘于颜法,又时伤瘦硬,未能变化耳。若倪书,笔法秀逸,从董脱胎,于历代之法蕴蓄宏深,而出之简远,不似他人着力。陈眉公用笔甚活,自成一家,能于紧处用藏锋,其结构如松柯掩缭,有骨有趣,从苏脱胎,一毫不背。此四人皆亚于董,正是孔门有四哲耳。 凡用新笔,以滚水洗毫二三分,胶腥散毫为之一净则刚健者,遇滚水必软熟,与笔中柔毫为一类,后以指攒圆,且不可令曲,听干三四日后,剔砚上垢,去墨腥,新水浓研,即以前笔饱醮,仍深二三分,不可濡水,随意作大小字百余个,再以指攒圆,直候干收贮,量所用笔头浅深清水缓开,如意中式,然后醮墨,此华亭秘传也。又作字先开笔,开笔之法,先点清水,少歇又点,如此三次,令水透毫,然后取笔向干净砚上旋转捺之,令四面之毫,无一不和,又由浅入深,令四面毫之润处无一丝不齐,酌字大小,以分浅深。若临米,纵小字亦须深开,运用轻重方能随意。若写毕,亦另有秘传。

    凡作字时,几上当安笔七八枝或十余枝,若用笔少不如意即弃去另换一枝,勿惜小费致留恶札于世相传。善书者不择笔,此英雄欺人语也。

    凡书字,墨须新磨,重按缓转,则汁细色鲜,书笺纸宜用烟墨,书宣纸宜用胶墨。书熟宣胶墨与烟墨同研乃佳。若纯用烟墨,一经裱后,则墨色晕出,字迹模糊矣。研墨成后,必须令其停十余分钟,乃取笔醮写之,则光彩异常。又,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则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又作字须有胆,胆大则悬腕自足,胆小虽悬肘不成。

    凡书字,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变美,离之则两伤。临古须要无我,一有我便是已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摄天地清明之气,入指腕间,方能与造化相通,而尽万物之变态,然非穷极古今,一步步脚踏实地,积习久之,纵横变化无适不当,必不能地负海涵,独扛百斛。故知千里者跬步之积,万仞者尺寸之移。孙虔礼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凡临古人,始必求其甚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则相契,在牝牡骊黄之外,斯为神似。宋人谓,颜字学褚,绝不相似。此可悟临古之妙矣!

    凡临古人,始在能取,继则能舍。能取易,能舍难,然不能取无由能舍。善学柳下惠,莫若鲁男子,于此可悟舍法。非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何从现得清静法身来。余忆七岁时,读书东门王忆峰家,王称道董先生之学,余即慕其为人。余十七岁时,得笔法于南都。所谓手授口诀者,于此始知之。十九岁得宝鼎斋初拓,甚爱之。是时购先生真迹,然余以沉溺八股,既鲜闲暇,又生畏惮,是以不果学。乙酉之变,余家片纸只字都无存者,避乱湖边,教授阅三四年,复购数种。丙戊春,学永兴真书,两月即弃去,仍临肥本兰亭,直到戊子元旦,始落笔志毕生。于此年三月廿四日临所堂大罗经止静太古一则。岁月蹉跎,忽惊老迈,古之书家,自成童即能把笔,如大令六七岁受笔法,一到壮年,名满四方。子昂三十八岁已官就名成。余年四十八始有此志,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亦帷有立志坚定,工夫不懈,庶几有成耳。

    折须提笔,转须捻笔,折乃圆,圆乃劲。

    习古人书,必须专精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若专此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一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又临古须透一步,翻一局,乃适得其正。古人言,智过其师,方名得髓。此最解人语。 人必各自立一家,乃可与古人相抗。魏晋迄今,无有一家同者,非由风会迁流,亦缘规模自树。仆常谓,使右军在今日,亦学不得,正恐为古人所盖耳。作书须笔笔有原本乃佳,一笔杜撰便不成字。作书不可不通篆隶,今人作书,别字满纸,只缘其末,未详其本,随意写写耳。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此入门第一正步。

    东坡论唐六家书,永禅师骨深称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欧阳率更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褚河南清远潇洒,微杂隶体。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为神逸。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柳少师本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东坡于唐代变迁之迹论之最精,而武断私造之字则置而不论也。北宋书家,东坡及山谷米襄阳大抵高际阔步,气韵轩昂,或诋其棱角怒张则失之过。蔡襄李时亦有声于时。宣和时徽宗留意书法,得杜唐稽一人书法不传。高宗南渡,力图恢复,乃作评书之文,为翰墨志,玩物而已。大旨可宗,惟在羲献,彼何不援羲之之言曰:区区江右,固足以寒心乎!后之学书者,当思有益于国家社会乃可。

    宋以后书家,变迁最异者为洪武体或谓之宋字,横细纵角,字体方正,施之刻书,良有裨益,惟文人习之者,除碑版亦无用之者,仅为书手(原为手民)专家之学也。 凡写榜书,须我之气足盖世,虽字寻丈,只如小楷,乃可指挥如意,有意展拓,即气为字所夺,便书不成。榜书每一字中,必有两笔不用力处,须安顿使简淡,令全字之势,宽然有余,乃能跌荡尽意,此正善用力处。

    凡作榜书,不须拘结构长短阔狭,随其字体为之,则差参错落,自成法度,一排比令整齐,便是俗格。

    凡榜书,三字须中一字略小,四字须中二字略小,若齐一则高悬起便中二字突出矣。又榜书结构体宜少长,高悬则方,若结体太方则高悬起便扁阔,而势散矣!

    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乾隆中叶后,四库馆开,而其风益盛。然此体唐宋亦有之。段成式《酉阳杂俎》诡习内载有官楷手书《沈括笔谈》云:三馆楷书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则死无一笔是矣。窃以谓此种楷法为书手则可,士大夫亦从而效之,何耶?清朝若沈文恪、姜西溟之在圣祖时,查詹事、汪中允、陈弈禧之在世宗时,张文敏、汪文端之在高宋时,庶几卓尔不群矣。至若梁文定、彭文勤之楷法,则又昔人所云堆墨书矣!

    凡写对联,落己名不宜太低,太低则吊脚不合格。若拓图章则宜留地步,不拓则少低亦可,总以合式为上乘。又首联宜站左边,对联宜站右边,以便路款。又凡字格宜上紧下松,留有余地,步且见人福泽。

    定武兰亭石刻,出自率更,若以为率更所书者,余偿疑焉。太宗於此叙爱之如此其笃也,得之如此其难也,既欲寿诸贞石,嘉彼士林,乃舍右军之真迹用率更之临本,殆不然矣!后见何延之兰亭始末记云:帝得帖,命冯承素韩通政等各拓数本赐太子诸王,一时能书如欧阳虞褚诸公,皆临拓相尚,刘竦嘉话录云:兰亭序,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始拓以分赐近臣。何子楚跋云: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询自拓之文夺其勒石留之禁中,然后知定武本乃率更相拓而非其手书也。又兰亭博议云:欧公集古不录定武本,自山谷喜定武本,于是士大夫争宝之。

    欲学书者,必得传授。明季华亭董公其昌传执笔法于其邑人沈公荃、逮国朝传王公鸿绪,鸿绪传张公照,照传何公国宗,国宗传金陵梅君钜。余学书三十年后,始缘钜得其传,先是张公秘其法,不授人,一日同何公坐狱中,何公叩之再三,乃告之,仍嘱勿泄。及出狱,何公偏语人梅君,因得之。及张公总裁某馆梅君誊录馆中见公作书,狐裘袖拂几上。张公曰,观吾袖拂几乎,腕实悬而动也。于此可以知书法之秘诀矣,亦贵学者有恒耳。


    dzzzt句逗并校定于2004年3月24日

作者:

送高闲上人序

  • 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者也。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 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评点]
    韩愈对张旭的狂草创作作了完整而系统的考察,得出他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表现过程的结论,从而揭示了狂草创作艺术思维模式:情感——书法,物象——情感——书法。这在当时是对狂草艺术本质一个弃旧立新、由表及里的深层探索。正是韩愈此说剔除了张旭书法中的庸俗性一面,其精神实质被大大宣扬,因此,张旭的书法在后代更受推崇。

    韩氏站在儒家积极入世的功利主义立场上肯定了张旭的书法,并对释家的高闲书法问难。在他看来,一个“四大皆空",一心出世的和尚不具备“利害必明”、“利欲斗进"的条件,一切归于淡泊就不可能产生激情,没有激情,任凭高闲怎样纵横挥扫,也将只有空洞的形式,而无真苦、真乐、真泪的精神内容,也就无所谓书了。这种不加掩饰的儒家功利主义的艺术观,虽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以为“入世”才有“情"、“出世”则无“情”,这就把“情感”理解得太片面了。

作者:韩愈

茶神傳

  • 採茶 採茶之候貴及其時 太早則味

作者: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