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国学古籍

王心斋全集

  • 日本嘉永元年(公元1846年)

作者:王艮

海公案

  • [清] 李春芳 编次

    版本:清代小说。前六十回为《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一回至末一百零二回为《海公小红袍全传》,今存道光十二(1832)壬辰年厦门文德堂刋本。

    作者:不题撰人。

    内容:叙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本书文笔粗疏,情节离史实颇远。

作者:李春芳

三国演义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作者:罗贯中

文明小史

  • 版本:光绪廿九(1903)年五月至光绪卅一年七月发表于李伯元自己主编的《绣像小说》第一至第五十六号,逐日连载。六十回。光绪卅二(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

    作者:李伯元,名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上元人(民国后,上元并入江宁县)。生于清同治六(1867)年,少时擅制艺诗赋,多次赴秋闱乡试,未中举人,断绝求取功名的意愿。到上海先后创办指南报、游戏报、繁华报,善写嬉笑怒骂文章。最后主编《绣像小说》。光绪卅二(1906)年逝于痨病,死时仅四十岁。着有《官场现形记》、《庚子国变弹词》、《海天鸿雪记》、《李莲英》、《活地狱》卅九回(吴跰人与茂苑惜秋生二人合力续至四十三回)、《中国现在记》、《文明小史》与其它用笔名不可考的文章作品。生前曾被推荐应经济特科,拒绝迁就,当时舆论认为难得。

    内容:叙述1900年庚子事变后,中国在顽固守旧与全盘西化两种极端思想冲击下的社会百态。本书准确描绘了动荡时代的人性丑陋,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李宝嘉

雍正剑侠图

  • 清康熙年间,童林虎山拜尚道明,保道源二位道长为师,苦练武艺十五年后,奉师命下山兴一家武术。因困卧京城被四皇子胤祯收为贝勒府教师。童林与八卦山三结一掌之仇。 八卦山韩宝,吴志广为报三掌之仇,进宫盗宝嫁祸童林。童林和雍正亲王下江南经历了千难万险,在西方侠于成,北侠秋田、南侠司马空、镇东侠侯行之有廷等的协助下,终于破了达靡堂,平定了铁善寺,瓦解了八卦连环堡,在玲珑岛捉住了盗宝之人,请回国宝。童林在灵隐寺献艺驾号,成为镇八方紫面昆仑侠,名震天下。


    感谢1990523网友指正 昆化侠已改为昆仑侠

作者:常杰淼

说岳全传

  • 《说岳全传》集中书叙南宋高宗、孝宗二世皇帝和岳飞与子岳雷等二代人,全书可分两大部分。自开卷岳飞出生汤阴县到第六十一回岳飞风波亭被害为前部,叙说河南相州汤阴岳氏族人岳和妻姚氏,年四十生一子,取名单字飞,表字鹏举。逾三日,黄河决堤,飞父命丧河浪,飞母坐花缸抱其随水漂至河北黄县,受麒麟村富户王明所救并客居其家。母教子读书习字,后被周侗收为义子,习文传武,将十八般武艺尽皆传授。岳飞能文善武,东京会试,比武场上岳飞将早已买通考官张邦昌等人的小梁王柴桂枪毙命,奸臣张邦昌欲斩岳飞,幸得宗泽全力保护,得免一死。回家乡闲居,终日与结义弟兄王贵、张显、汤怀等人修文演武,论讲兵机战策。 《说岳全传》的作者通过一段真实动人的历史故事,歌颂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气节,在保卫国家疆土的斗争中,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奸臣的丑恶罪行。更有助于今人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的了解和对其本质的认识。==============================================================================
    《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是描写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及其岳家军故事的一部历史小说。岳飞被害之后,其故事很快便在民间流传开,南宋咸淳时说话艺人王六大夫,即以该故事说《中兴名将传》,接着有宋元人作南戏剧本《秦太师东窗事犯》,明宏治年又有周礼编《岳飞破虏东窗记》,后又有明人作《精忠记》传奇剧本和传奇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明末汤子垂又作《续精忠》,一题《小英雄》。此间,曲艺又出现长篇大书《岳传》及评话、弹词、鼓子词,如《龙门败十将》、《疯僧扫秦》、《精忠传弹词》等多种。于是,清初钱彩在岳飞故事于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作为《说岳全传》。其书中社会上的深远的影响,在同类小说中可谓佼者。20世纪80年代辽宁作家王印权据此故事整事评书《岳飞传》,由刘兰芳播讲,出现了“《岳飞传》开播,一城空巷”的局面,将岳飞硌的传播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作者:钱彩

万花楼

  •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版本长庆堂刻本。十四卷六十八回。作者题“西湖居士手编”,“鹤邑李雨堂识”,作者应为李雨堂。

    《万花楼》的内容为杨家将故事的续书丶《五虎平西》故事的前传。本书以狄青为主,演绎了英雄传奇人物狄青、包拯、杨宗保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此书将历史演义与公案小说巧妙结合成一体。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更影响后世小说戏曲作品。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李雨堂

施公案

  • 施公案,清公案小说,又名《施案奇闻》、《百断奇观》、《三公奇案》、《清烈传》

    此书版本为光绪廿九(1903)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二十本,五百二十八回。不题撰人。应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

    叙述施世纶(小说作施仕伦)惩治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为百姓申冤的故事。施世纶,清康熙人,助清廷统一台湾的靖海侯施琅之子。《清史稿》有传。影响后世戏曲,京剧中,颇多剧目与本书故事有关。==============================================================================
    (1)评书传统书目。长篇。成书较早,清嘉庆年间(1796—1820)在北京已流行讲唱此书的鼓书盲词,嘉庆末年有《施公案传》印本行世。评书《施公案》即以此为蓝本敷衍而成。 施公仕纶史有其人,名世纶,对其身世,评书多有虚构。评书主要讲康熙年间施仕纶在黄天霸等人辅佐下办案捕盗故事。大致说施公在江都县知县任内破获连环无头命案,拿奸僧九黄、淫尼七珠及十二寇,收绿村英雄黄天霸。黄天霸、贺天保等助施公拿关大胆,擒刘六、刘七等。施公官迁顺天府尹,赴任途中,黄天霸于恶虎村杀武天虬,救施公脱险。施公在顺天府又破奇案,升任通州仓厂总督。奉旨出巡山东,放赈救灾,途中得黄、贺等相助拿获抢粮盗首于六、于七;返京途中又于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似虎,河间府拿侯七,任邱县拿谢虎。康熙封施公为漕运总督。后施公与黄天霸、关小西奉旨出巡,又收神弹子李公然、白马李七。一路平冤锄恶,破盗金牌案,杀采花贼飞来燕;于海州杀冒名知县毛如虎,摩天岭剿余成龙,水龙窝拿费德功;三打殷家堡,使堡主殷龙退还所劫粮饷,又擒关东大盗蔡天化。黄天霸、朱光祖、褚标等三进连环套,破窦尔敦盗御马案。施公返朝后,又奉旨破御用琥珀夜光杯被盗案,为此于朝舞山遇险,被黄、贺与何路通救出。各路英雄大破齐星楼,擒琅琊王王朗,夺回御杯。康熙对施公及各有功英雄封赏有加。全书以施公做漕运总督出巡山东为界,分为“前套”和“后套”。清末以降,说《施公案》的各派名家,说前套大半相同,说后套则分成几种路子。

    清末北京被誉为“评书大王”的双厚坪说《施公案》,其后套包括□蜡庙拿费德功、鄚州庙拿谢虎、薛家窝拿薛金龙、殷家堡拿殷洪、河间府拿侯七、东昌府拿郝世洪、霸王庄拿黄隆基、骆马湖拿李佩等热闹回目,脍炙人口。

    清末北京另一评书名家白敬亭专在清室各王府说《施公案》,以所纂“五女擒兰”与“七贞捉莲”两个大柁子为主要内容,故其书又称《五女七贞》(周坪镇曾辑之成书,由《新天津报》社刊行)。主要关目有施公任苏州知府,赵璧投其门下效力,施公私访被囚,赵璧等破金斗寨,救施公。黄天霸破九条山。“五龙”闹苏州,黄天霸、赵璧等破五龙寨、侯家寨,“五龙”溃灭。“五女”(娄秀香、秦兰花、尹凤英、李新兰、祝凤仙)在苏州与黄天霸等以摆擂招亲为诱饵,捉拿采花贼“一枝兰”蓝勇。七贞(李秀贞、张淑贞、张玉贞、高桂贞、秦花贞、盖连贞、盖爱贞)化装成歌妓混入虎啸山,与黄天霸等智擒恶道“大莲花”彭昆。通常说演至此结束。后来白敬亭又由玉泉山“二鸟”刘恒玉、刘恒通盗取宫中珍珠灯,大闹苏州续起,引出玉泉山百鸟朝凤,黄天霸、赵璧等攻打玉泉山,四侠四义五霸十雄十三杰三打路家堡,诈破螺蛳岛,二得珍珠灯,百兽朝麟(猛麒麟窦尔敦)、破连环套等情节。《五女七贞》内容无《施公案》后套出巡故事。 其后,北京以《五女七贞》为书道儿的《施公案》分两派。一派被称为硬派,代表为白敬亭的弟子群福庆,他说了几十年《施公案》,人物以“脆武生”黄天霸为主,被听众誉为“活黄天霸”。其师弟文福先也说《施公案》,以说活赵璧著称。其弟子张荣玖、陈荣启亦以说《施公案》享名。另一派则被称为软派,以王致廉的弟子袁傑英及其兄袁傑亭、弟袁傑武为代表,以说“小花脸”脚色赵璧为主,笑料多,尤以“赵璧巧摆罗圈会”、“张家寨拿□□反串翠屏山”、“施公巧圆四命案”等书段为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红极一时。民国初年说《施公案》的阎伯涛另成一家,说来源源本本,长于表现武功,所说《施公案》有后套霸王庄、殷家堡等情节,独具特色

    (2)西河大鼓传统书目。长篇。

    西河大鼓《施公案》与评书《施公案》主要人物相同,故事有所变异。它以找宝捉贼为主线,讲述施世纶率黄天霸、王殿臣等人,下江苏捉拿盗宝贼,沿途发生的种种故事。如夜救高小姐、镖打十字街、二堂对金镖、大闹龙潭寺、单刀镇群贼、大破龙口山、巧审赵忠案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宣武说唱团的西河大鼓演员蔡连贵对该书进行过较多修改加工,特别是他设计的连环扣,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在书场能连续演出半年,情节贯通,不出分枝,是为一大特点。

作者:不题撰人

五虎征西

  • 五虎征西(又名《五虎平西前传》丶《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全传》)版本:同文堂刋本。十四卷一百十二回。

    作者:不题撰人。

    内容:本书是《杨家将演义》的分支。与《万花楼演义》同脉络,但情节内容自成首尾,叙述宋仁宗命狄青等五虎将征西的故事。不少戏曲剧目取材于此。

作者:不题撰人

鸳鸯针

  • 《鸳鸯针》是一部针对明末社会腐败现象痛下针砭的拟话本小说,它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揭露了科场的腐败、官场的腐败、商界的腐败以及下层社会风气的败坏.作者开出的药方首先是在选拔人才方面不必迷信科举,让绿林中人也为国家效力;其次是要求官员正直廉明,宽厚仁恕,以德报怨,感化坏人;再次是提倡诚实守信,反对损人利己;提倡贞洁,反对纵欲.他对社会的揭露是有力的,但他开出的药方几乎是无用的.

作者:华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