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国学古籍

文子

  • 《文子》,唐以后又称《通玄真经》,是一部重要的道家著作。

作者:辛銒

齐东野语

  • 作者:(宋)周密 撰《齐东野语》记南宋旧事为多,如“张浚三战本末”、“绍熙内禅”、“诛韩本末”、“端平人洛本末”、“端平襄州本末”、“胡明仲本末”、“李全”、“朱汉章本末”、“邓友龙开边”、“安丙矫诏”、“淳绍岁币”、“岳武穆逸事”、“巴陵本末”、“景定行公田”、“景定慧星”、“朱唐交奏本末”、“赵信国辞相”、“二张援襄”、“嘉定宝玺”、“张仲孚”等,都可以补史传之阙,提供了一些历史事实与历史真象,可以弥补元代所修《宋史》的不足。 《齐东野语》又记文坛掌故、文人轶事。“诗用史论”标示咏史诗与史论的渊源关系,“作文自出机杼难”标明文学创作的独创性,“诗用事”讽刺当时诗人以用典故多为博赡的倾向。放翁钟情前室”记陆游与唐琬的婚姻悲剧,“台妓严蕊”记道学家朱熹的卑劣与陈亮的荒诞,“王魁传”叙王俊明事迹以指斥民间王魁传说为无稽之谈。诸如此类,书中不少。《齐东野语》也有部分小说或故事,如“洪端明入冥”想象奇特、情节奇巧;“吴季谦改秩”记某盗杀人夺妻之事,对后世小说有影响。 《齐东野语》考证古义,极详细丰赡。“避讳”一节详列古代至宋之前避讳实例,“曝日”列举古人负暄事例以说明“曝日”对人体的益处,“古今左右之辨”详考“尚左”、“尚右”的风俗,“历差失闰”详考古代定闰的情况等等,显示出周密的博学多才。 《齐东野语》杂记医药、天文等等。“经验方”等记医理与药方,“针砭”记针灸的功用。“算历约法”记以数字推算一年节气。总而言之,《齐东野语》内容丰富,持论公允,叙述历史多能揭示历史事件的真象,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中国古代笔记杂著中的精品。

作者:周密

月波洞中记

  •   《月波洞中记》二卷,案《月波洞中记》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者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亦载此书一卷,序称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凡九篇相形术也,与《艺大略》所记并合。《宋史。艺大志》载《月波洞中龟鉴》一卷,又《月波洞中记》上卷,皆无撰人姓氏。其为一书异名,抑或两本别行,已无可考。自来术家亦罕有征引,惟《永乐大典》所载尚存。核其体例,盖犹据宋时刊本录入。并有原序一篇,称老君题在太白山鸿灵溪月波洞中七星南龛石壁间。其说与《艺文略》相符,而序中不及任逍遥之名,则亦非晁氏所见之旧矣。序末又题赤乌二十年七月二十三日。案相术自《左传》已载,而序中乃独称钟、吕二真人。钟离权主于汉代,其事已属渺茫。吕则唐之洞宾,传记凿然。何由三国时人得以预知其名姓?且赤乌纪号尽十三年,又安得有二十年?明为不学之徒依托附会,其妄殆不足与辨。特以其所论相法,视后来俗本较为精晰,当必有所传授。篇目自仙济至玉枕九章,其词亦颇古奥。责即郑樵、晁公武所言之九篇,疑原本实止于此。故诸家著录皆称一卷,九篇以下或为后人所附益,未可知也。然相传已久,今亦不复删汰。以篇页稍多,析为二卷,似便循览,且微示原本与续入之别焉。

作者: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

      「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点和各种象的相应病证,都编成歌腑,以帮助读者诵记。最后所附删补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也是以易诵、易记的词法,全面地叙述有关「脉学」的各种问题,所以本书是初学「脉学」的良好读物。  「奇经八脉考」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论。「十二经脉」是中医论述生理,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医「脉经」学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不但详叙「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结合所主病证,提出相应的治疗。同时也是凭脉诊断疾病的一种依据,所以对学习和研究「脉学」也有参考的必要。

      「脉诀考证」的主题,是以考证和评论当时流行的脉学书「王叔和脉诀」为对象,其内容是集录明以前各家对该书的不同意见,结合作者自己的见解,作为一种学术上的讨论,由于这里面接触到好些脉学上的实际问题,如「七表八里」、「男女脉位」等,所以对研究脉学来说,是能起到论证和解决部分存疑问题的作用。

作者:李时珍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上)

    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于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则有少分相应,初段之难如此。此后方做中段工夫,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大家,逐字临摹数十日,当其临时,诸家形模,时时引入吾胸,又须步步回头顾祖,将诸家之长默识归源,庶几不为所诱,工夫到此,悠忽五六年矣。至末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以为宗主,又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到熟极处,忽然悟门大开,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奥,我之笔底迸出天机,变动挥洒,回想初时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到此又五六年。

    书路小道夫,岂易易哉!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太傅之得意也;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羲之之赏心也。即此数语,可悟古人用笔之妙。古人每称弄笔弄字,最可深玩。临乐毅论十五日,深悟藏蜂之妙;廿五日,深悟回腕藏锋并用;作为两层悟入,癸巳临来仲楼十七帖,深悟转换之妙;至二十日,又悟侧左让右之诀。余廿岁外见东坡书,即知其为偏锋,亦时有此疑,不敢率论,直至癸巳秋,见黄山谷小品于蒋子久家,其中有东坡不善作草书,只用诸葛笔,又云举背作案,倚笔成书,不能用双钩悬腕,自视此说,二十年不可解之疑,一日豁然冰解矣!

    凡欲学书名世者,虽学楷学草,然当以行为主,守定一家以为宗主,专心临摹,得其用笔俯仰向背,姿态横生之处,一一入微,然后别取一种临数月,再将前所宗者临三月,觉此一番,眼力与前不同,如此数转,以各家之妙资我一人,转阻转变转变,转入转入转妙,如此三年,然后取所主书摹写数月,则飞动之态,尽入笔端,结体虽雅正,用笔则奇宕,此时真书草书行书一时尽悟,可入古人之室矣!

    行书点画之间须有草意,盖笔笔飞动,纯是天真横溢,无迹可寻,而有遒劲萧远之致,必深得回腕藏锋之妙,而以自然出之。其先习黄庭洛神以端其本,其后习各种草书以发其气,其中又习数十种行书以成其格,安得不至妙境。行书之功十倍草书。或曰古人有忙中不作草字,奈何?曰:斯人斯时所未学者,草耳,未学则以为难,理或然欤?或曰:此说误。不及作草者,不及起草再誊真耳。学行书即能通真,学真书不能通行。以此知行书之功不小。

    锺太傅书,一点一画皆有篆隶之遗,至于结构,不如右军。格之凤翥龙蟠如张芝,如索靖,皆锺一家书,以右军视之,正如太羹元酒不复过而问矣!锺书须玩其点画,如鱼如虫如枯枝如坠石,其旨趣在点画之间,虽古却少变动,简却少蕴藉,于势之一字尚未尽致,若夫王则纯以势胜势,奇而反正,则又秘之又秘矣!

    华亭少时,学李北海,又学米襄阳,于二家盘旋最久,故得李十之二三,得米十之六七。生平虽无所不临,而得力则在此。今后学董者,不得舍李米而竟取董也。盖以董学董终不是董。米中年方临颜。陈中丞好学书,元章授以提笔法,曰以腕抵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亦可作小字乎?元章笑顾,小吏取纸书黼黻,赞笔划端严,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因请其法。曰:无他,惟自今以往,每作字时,不可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八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笔笔合得浑。所以能清能浑者,全在能留得笔住。留笔总在能换处,见之转换者,用笔一反一正也,此结构用笔也,即古人回腕藏锋之秘,不肯明言。所谓手授口诀者,试问笔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坠之时,方才用留,笔笔既留矣,如何能转,曰,即此提笔之果,能提笔,然又要认得换笔,自然笔笔清,笔笔浑。其法贵在窗下用熟,及临书时,一切相忘,惟有神气飞舞而已。所谓抽刀断水,断而不断是也。观舞剑而悟者,张旭也,斗蛇而悟者,文与可也。舞剑斗蛇最得古人用笔之妙,临来仲楼所刻舞鹤赋五年,字体始定。用笔四处,不可不留心,如出也收也放也转也。

    余虽得元宰嫡传,初学书时,只临肥本兰亭,三年不辍,又不敢易他贴。介子尝笑其拙。三年后方临董书,旋临官奴贴,又稍涉坡仙北海,旋弃之,遂转学杨少师乐志论,又复有悟,但嫌其结构谨严,无疏散之致,又以舞鹤赋为主,如此二年,遂临二王全帖十册不停手,不下座者,七月及临毕。之后作字更拙陋,无一笔如意。余私心恨之,乃掷笔不敢作书者数月,后又猎心复萌,取旧日所临再虚心奋入,觉此际较从前大有不同,每一字中,又开无限法门,与我相瞻于静对之际,若以精微相合者,然后知古人之妙,未敢轻示后人,又必待后人有一分眼力,则见一分,有十分则见十分也。盖每字有数层悟入者,余乃知之又敛。我胜气淡,我妄心临颜柳欧虞而寝食于褚者,数月于宋之四家,元之一家,明之诸家,皆无所不窥,而独以米老为最,又取从前诸帖,时时拈起,回旋往复屈指计之,不知费几许几月矣!

    乙巳春,过昆陵,见王双白,双白见余书静正因偏,告同人曰:此似董而深于少师之法者,元宰之后一人也。因劝余,不必泛临各家,当以董为主,间入少师之法,已足成家传世也。自是始专业华亭,誓以终老。双白髫年,即从董先生游,今六十余矣。董历游南北,双白多从之,故笔法精深,自谓得不传之秘,又亲书三十二字授余,其中有“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十字。余初见以为不然,盖势之一字,余未深明,然每从诸家之说,以为未有不从中锋而得者,今日侧笔,胡为乎第?余从事于此有年,惟此一势字未了得,毋中锋之过乎。归来临帖数百字试双白传法,犹未了解此势字。初秋一病,淹留至十九日不愈,即起坐亭中,见风吹竹叶相迎相亚,忽迫忽避,恍有所得,觉前日半解半阻,至此神悟顿开,涣然冰释矣!羲之云,执笔在手,手不知运,运笔在腕,腕不自执。此四句贵先讲明。透观此语,转腕之法贵矣。次选临古帖,择其佳者摹之,所贵识得弃取,次折笔点画之间一一折开,看其起止,法熟后自臻神化。以上五条乃元宰先生临池妙诀。

    此外,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也。侧笔取势者,于结构处一反一正。所谓锋锋相向,此从运腕得之。凡字得势则活,得势则传。徐欣二字,让左侧右可悟势奇而反正。永兴抽刀断水,自谓于道有悟,及舞剑斗蛇龙蟠凤翥诸法,一以贯之矣!又,前人诗云:舵楼一夜雨催诗,果有蛟龙起墨池,悟得将军舞剑势,分明草圣折锋时。“势”字最妙侧笔取势,言其书画有锋,势奇而反正也。

    丰南隅《考功》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掌虚指实,意前笔后。此十六字,古人所传用笔之诀也。双钩悬腕,食指中指圆曲如钩,节与母指相齐,而撮管指尖则执笔,挺直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指;让左侧右者,左腕让而居外,右腕侧而居中,当使笔管与鼻准相对,则颌下无奇斜之患;掌虚指实者,指不实则颤掣无准,掌不虚则窒碍无势,三指撮齐,上俯仰,进退往复,垂缩刚柔,曲直钩环,纵横转运,无不如意,则笔在画中而左右皆无病矣;若夫意前笔后,工夫熟后,方可臻也,非纸成堆,笔成冢,安能有此神化。此南隅论临池家法,矜为神妙。以余观之,只是搦管法,至所以运笔并未之及,况让左侧右,注解总非耶?或曰让左侧右,毕竟如何,此拗腕法也,亦只向右边之一法耳。 六书象形会意谐声指事转注假借,发笔处收笔处转笔处皆有口授妙诀。又起不孤,伏不寡,亦双白妙语。陈眉公执笔撮于指尖,横担又斜又扁,不肯对客作书,恐人盗去笔法,此与古人执笔稍异。右军执笔向内,大令执笔向外,鲁公执笔真正中锋,今持其墨迹,向日中照之,划中微有一线,其色更黑,画画皆然。三人执笔虽不同,然皆悬腕、悬肘。董先生学大令,邹虎臣则全仿鲁公。

    董先生于明朝书家不甚许可,或有推祝枝山者曰,枝山只能作草,颇不入格。于文徵明,但服其能画,于米万钟则更唾之矣。于黄邓稍蒙许可。董用羊毫,其头甚长,约一寸七八分,又略丰美。所谓毫毛茂茂,但笔笔尖耳!用之写小楷、小行或微杂紫毫。若匾额宜用羊毫,字大者,绝不用棕及猪毫。匾额横字,书宜长瘦,不宜扁阔。直竖匾额,高悬七八丈者,上字宜微大,下字宜微小,大字宜笔笔用力,黑多白少,言用笔宜肥也。 凡写字,先小字后大字,先缜密后纵宕,理所必然。王觉斯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可一日间断耳。觉斯字,一味用力,彼必误认铁画银钩,所以魔气太大。先生每云,吾书无他奇,但姿态高秀,为古今独步耳。心忘手,手忘笔,笔忘法,纯是天真潇洒。邹虎臣初学书最服膺董先生,及双钩悬腕三年而后成之。又邹虎臣评宋四家书,蔡曰嫩,苏曰俗,黄曰野,米曰贱,以其偏旁欹斜鲜庄雅之度耳。

    毗陵有“束第”二字,经一尺五六寸,乃元宰书,真得势字。元宰尝云,余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能实证者,在起倒收束处耳,过此一关,虽右军父子亦无奈何耳!

    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谈此窍也。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怒笔木僵之谓。乃如大力之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得之,须悟后始知余言也。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后人不识,遂以墨猪当之,皆成俗笔。痴人前不得说梦,欲知屋漏痕折钗股,当于圆熟处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碑,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不如晋,遂专仿黄庭经及锺元常宣示表、戎辂表、丙舍帖,凡三年,自谓偪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比。游嘉兴,得亲观项子京家藏古人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作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砚矣。然自此,渐渐有心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流书。虽翰墨小道,其艰如此,况学道乎?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下)

    庚戍二月二十日华亭论书。内度景有历代内府玉宝及历代名人图章,又有一长印云:“玉皇殿上掌书仙。”此七字甚俗,然朱色如新,是亦一奇。观其语,疑宋徽宗所用之物也。古洲藏此神物,提督马进宝欲得之,以为进京入贡之用。古洲索价虽三千金,亦权意终无售意也。马价六百金,古洲不应。有人献计于马,遂以暗通海上郑成功为名,发兵黑夜围古洲宅,擒置于狱,凡家之所藏尽为马有,不独内景经也。又馈金珠乃得免。后马自京师还,召古洲一饭而已。刘玉少家藏眉公真迹甚多。余昔婆娑其下,见一白纸,便面,横书“闲挥白羽扇”五字,此款极新。山谷小品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观眉公此书,方知古人工书无他奇,但能用笔耳。大令草书淳古,殊近伯英,论者以右军草入能品,大令草入神品。余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似右军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耳。山谷谓洛神赋非王子敬书。以字格笔力去之太远,乃米宣猷书。山谷诗云: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瘗鹤铭,隋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然适能作小楷,亦不能摆脱规矩。客曰:子何不舍子之冻蝇?余无以应,因知此技非得不传之秘者,未易易也。凡欲作书,先端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寡默,如对至尊,则无不美也。褚河南印印泥,张长史锥画沙,颜太师屋漏痕折钗股,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以悟入也。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使人甚爱,次见之则得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其不合者盈眼矣。故观今人之字,如观文绣,观古人之字,如观钟鼎,行行须求合法,字字须求生动。

    淳化阁帖,初刻系枣版,银定拓。余友吴天定为余父述古公门人所居,又相怜。余朝夕得把玩后,湖广胡天骝出一册见示,乃二王草书,生动变化,余一见即知为潭帖,在淳化之上。观其后款,果然为二王草书。邢子愿得力于此。淳化秘阁续帖内欧阳太子率更、李太白皆极妙。太白字,天真豪放,逼似其为人,云得力于南唐李后主七法。余见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来仲楼,书种堂正续,二刻鹪了瓴、红绶轩、海鸥堂、青来馆、蒹葭室、众香堂、大来堂、研庐帖十余种,其中惟戏鸿堂、宝鼎斋为最。先生平生学力皆在此二种,其余诸帖,研蚩各半,而最劣者,则青众香也。笔意酷似杨彦仲,疑其伪作也。

    淳化阁贴,所见诸本,皆系钱文倩物。文倩囊涩,先质六册于一富贾,余四册,余尝见之。其中二王一册,笔法秀宕,下真迹一等,果俊物也,细玩却是潭帖。在明朝唯陕西肃王府翻刻石拓为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勒上石所刻,费数万,较今市本相去天渊焉。

    明朝法贴,大刻有郁冈斋乃王氏所刻,停云馆,乃文氏所刻。郁冈斋,余童年曾见之,不复记忆。停云馆,余见之于张玉立家,其中黄庭、兰亭刻有多种,而帖中所载宋元诸家最详。又涿州冯相公所刻快雪堂,亦备载苏米书,采摭颇精,于晋魏历代之书,十得四五耳。至于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临摹历代大家及自书题跋,精妙绝伦,近则可掩郁冈斋,远则踞诸淳化各种名帖之上,诚罕观也。

    余见二王帖十卷,首幅刻右军、大令二像,前六卷皆右军书,后三卷皆大令书,共一百七十余页,末一卷皆名贤题跋,乃金坛李氏所刻。李为元明两朝世家,故能办此。余曾不停手临七月余,后以乏米,质之张氏,得六星后未能赎,可叹耳!

    二王有甲戍帖,在淳化之上。宜兴蒋如奇,号邃初,在扬州盐商家得之,价值千金。蒋与刘馀佑同年,蒋死,其子中落,适刘子名芳烈者,为镇江太守,蒋子修谒刘,请看不还,以北寄为辞,及蒋归,然刘所赠不下数百金也,后数年,蒋游京师谒馀佑,又赠数百金。蒋遂不敢言,至今竟为刘氏所有。

    米南宫对宋仁宗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气,蔡襄勒字,杜衍摆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

    余学书十六年,方悟得势字,至二十七年,方悟得三折笔锋。今人把笔无几时,便思挥屏扇纤素,开口便轻议前贤,只是不自知丑态耳。历代名家,各有妙悟,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如两峰出云,忽然自合,如见舞剑器,如见道斗蛇,如闻嘉陵江声,乃于道字方有悟,抽刀断水,总只悟得个势字,是取势又兼用笔,其余三折锋之说,自卫夫人及羲献而后无有问途者,岂知之,固秘之耶。抑得势即三折笔耶,可以不言耶,妙极! 落笔要有疏宕纵逸之气,凡作字时,便存此想,不可忽略,然必在极熟之后,笔忘手,手忘笔,方能臻此三折笔法。

    元宰以争座位为颜书第一,为其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最为深思。 学书之人先须笔笔能到古人,及至到处,则须劈破天荒自成一家。秦少游绝爱政黄牛书,问其笔法,政曰:字,心书也。着意则不佳,故每求儿童书以观其神气。

    余学书在戊子元旦至甲申二十七年,临摹古帖备极苦心,虽时与古人盘旋,然堂奥未窥也。壬子腊月回山西陈家集,晴窗之下,偶临元宰禅悦一则,忽悟得变化笔法,然非口授,亦不能透彻耳。

    凡临贴到数月之后,工夫沉密则平日笔意反为法所缚,动笔辄更拙滞,不得如意,如须换一两种帖,庶前之所临,活变生动,从不经意处潇洒而出。临小字是日,不得为人写大字,临大字是日,不得为人写小字,若转换数日笔意飞舞,厥迹既佳,大小亦可任意矣!

    余十六岁时,过金陵,侄孙直儒家见其五百金所购欧书乐志论墨迹,余极爱之,因屡愿习此种,又苦其难弃前学,心识其法,五十二年未尝语人,后传李锡奇、乐继武及明晋卿子,名观者共传三人焉。在直孺家见颜鲁公争坐位墨迹,在唐版纸上无一字涂抹遗漏,与世所传草稿不同,字形瘦劲奇变,踊跃生动,如龙眼大,后幅并无人题跋,只有数行落年月姓名,但云是鲁公当日誊清,上之当事者,历代藏之。粤西荔波县瑶蛮洞中,传为世宝。万历末,有浙西顾姓者,官于其地,诱而得之,藏于其家。天启间转入吴门韩某之手,直儒用八百金购得之。此卷华亭且未之见,况前此书家乎?宜其题跋之无人也。余得华亭门人传法,眼能小具别鉴,故知其为真迹也。 镇江曹次师家藏苏米真迹,来扬求售。米之用笔,顿跌清古,与世所传真壤十纸,相去天渊,即较之方圆庵张志孝碑,亦不相类。乍视之,不知为米书。米老儒古帖,结构盘桓,气魄雄浑,笔意磊落。王双白云:明朝只有一大家,董元宰是也,下此都是名家。总明朝书家论之,可与唐宋匹者,一邓太素,二邹衣白,三倪苏门,四陈眉公,盖太素得力于米而天姿古劲有屈铁之势,全以骨胜,所少者细筋,又无变化,新新之态。至于邹书则中锋悬腕,荧迥刚劲,但拘于颜法,又时伤瘦硬,未能变化耳。若倪书,笔法秀逸,从董脱胎,于历代之法蕴蓄宏深,而出之简远,不似他人着力。陈眉公用笔甚活,自成一家,能于紧处用藏锋,其结构如松柯掩缭,有骨有趣,从苏脱胎,一毫不背。此四人皆亚于董,正是孔门有四哲耳。 凡用新笔,以滚水洗毫二三分,胶腥散毫为之一净则刚健者,遇滚水必软熟,与笔中柔毫为一类,后以指攒圆,且不可令曲,听干三四日后,剔砚上垢,去墨腥,新水浓研,即以前笔饱醮,仍深二三分,不可濡水,随意作大小字百余个,再以指攒圆,直候干收贮,量所用笔头浅深清水缓开,如意中式,然后醮墨,此华亭秘传也。又作字先开笔,开笔之法,先点清水,少歇又点,如此三次,令水透毫,然后取笔向干净砚上旋转捺之,令四面之毫,无一不和,又由浅入深,令四面毫之润处无一丝不齐,酌字大小,以分浅深。若临米,纵小字亦须深开,运用轻重方能随意。若写毕,亦另有秘传。

    凡作字时,几上当安笔七八枝或十余枝,若用笔少不如意即弃去另换一枝,勿惜小费致留恶札于世相传。善书者不择笔,此英雄欺人语也。

    凡书字,墨须新磨,重按缓转,则汁细色鲜,书笺纸宜用烟墨,书宣纸宜用胶墨。书熟宣胶墨与烟墨同研乃佳。若纯用烟墨,一经裱后,则墨色晕出,字迹模糊矣。研墨成后,必须令其停十余分钟,乃取笔醮写之,则光彩异常。又,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则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又作字须有胆,胆大则悬腕自足,胆小虽悬肘不成。

    凡书字,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变美,离之则两伤。临古须要无我,一有我便是已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摄天地清明之气,入指腕间,方能与造化相通,而尽万物之变态,然非穷极古今,一步步脚踏实地,积习久之,纵横变化无适不当,必不能地负海涵,独扛百斛。故知千里者跬步之积,万仞者尺寸之移。孙虔礼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凡临古人,始必求其甚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则相契,在牝牡骊黄之外,斯为神似。宋人谓,颜字学褚,绝不相似。此可悟临古之妙矣!

    凡临古人,始在能取,继则能舍。能取易,能舍难,然不能取无由能舍。善学柳下惠,莫若鲁男子,于此可悟舍法。非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何从现得清静法身来。余忆七岁时,读书东门王忆峰家,王称道董先生之学,余即慕其为人。余十七岁时,得笔法于南都。所谓手授口诀者,于此始知之。十九岁得宝鼎斋初拓,甚爱之。是时购先生真迹,然余以沉溺八股,既鲜闲暇,又生畏惮,是以不果学。乙酉之变,余家片纸只字都无存者,避乱湖边,教授阅三四年,复购数种。丙戊春,学永兴真书,两月即弃去,仍临肥本兰亭,直到戊子元旦,始落笔志毕生。于此年三月廿四日临所堂大罗经止静太古一则。岁月蹉跎,忽惊老迈,古之书家,自成童即能把笔,如大令六七岁受笔法,一到壮年,名满四方。子昂三十八岁已官就名成。余年四十八始有此志,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亦帷有立志坚定,工夫不懈,庶几有成耳。

    折须提笔,转须捻笔,折乃圆,圆乃劲。

    习古人书,必须专精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若专此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一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又临古须透一步,翻一局,乃适得其正。古人言,智过其师,方名得髓。此最解人语。 人必各自立一家,乃可与古人相抗。魏晋迄今,无有一家同者,非由风会迁流,亦缘规模自树。仆常谓,使右军在今日,亦学不得,正恐为古人所盖耳。作书须笔笔有原本乃佳,一笔杜撰便不成字。作书不可不通篆隶,今人作书,别字满纸,只缘其末,未详其本,随意写写耳。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此入门第一正步。

    东坡论唐六家书,永禅师骨深称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欧阳率更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褚河南清远潇洒,微杂隶体。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为神逸。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柳少师本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东坡于唐代变迁之迹论之最精,而武断私造之字则置而不论也。北宋书家,东坡及山谷米襄阳大抵高际阔步,气韵轩昂,或诋其棱角怒张则失之过。蔡襄李时亦有声于时。宣和时徽宗留意书法,得杜唐稽一人书法不传。高宗南渡,力图恢复,乃作评书之文,为翰墨志,玩物而已。大旨可宗,惟在羲献,彼何不援羲之之言曰:区区江右,固足以寒心乎!后之学书者,当思有益于国家社会乃可。

    宋以后书家,变迁最异者为洪武体或谓之宋字,横细纵角,字体方正,施之刻书,良有裨益,惟文人习之者,除碑版亦无用之者,仅为书手(原为手民)专家之学也。 凡写榜书,须我之气足盖世,虽字寻丈,只如小楷,乃可指挥如意,有意展拓,即气为字所夺,便书不成。榜书每一字中,必有两笔不用力处,须安顿使简淡,令全字之势,宽然有余,乃能跌荡尽意,此正善用力处。

    凡作榜书,不须拘结构长短阔狭,随其字体为之,则差参错落,自成法度,一排比令整齐,便是俗格。

    凡榜书,三字须中一字略小,四字须中二字略小,若齐一则高悬起便中二字突出矣。又榜书结构体宜少长,高悬则方,若结体太方则高悬起便扁阔,而势散矣!

    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乾隆中叶后,四库馆开,而其风益盛。然此体唐宋亦有之。段成式《酉阳杂俎》诡习内载有官楷手书《沈括笔谈》云:三馆楷书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则死无一笔是矣。窃以谓此种楷法为书手则可,士大夫亦从而效之,何耶?清朝若沈文恪、姜西溟之在圣祖时,查詹事、汪中允、陈弈禧之在世宗时,张文敏、汪文端之在高宋时,庶几卓尔不群矣。至若梁文定、彭文勤之楷法,则又昔人所云堆墨书矣!

    凡写对联,落己名不宜太低,太低则吊脚不合格。若拓图章则宜留地步,不拓则少低亦可,总以合式为上乘。又首联宜站左边,对联宜站右边,以便路款。又凡字格宜上紧下松,留有余地,步且见人福泽。

    定武兰亭石刻,出自率更,若以为率更所书者,余偿疑焉。太宗於此叙爱之如此其笃也,得之如此其难也,既欲寿诸贞石,嘉彼士林,乃舍右军之真迹用率更之临本,殆不然矣!后见何延之兰亭始末记云:帝得帖,命冯承素韩通政等各拓数本赐太子诸王,一时能书如欧阳虞褚诸公,皆临拓相尚,刘竦嘉话录云:兰亭序,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始拓以分赐近臣。何子楚跋云: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询自拓之文夺其勒石留之禁中,然后知定武本乃率更相拓而非其手书也。又兰亭博议云:欧公集古不录定武本,自山谷喜定武本,于是士大夫争宝之。

    欲学书者,必得传授。明季华亭董公其昌传执笔法于其邑人沈公荃、逮国朝传王公鸿绪,鸿绪传张公照,照传何公国宗,国宗传金陵梅君钜。余学书三十年后,始缘钜得其传,先是张公秘其法,不授人,一日同何公坐狱中,何公叩之再三,乃告之,仍嘱勿泄。及出狱,何公偏语人梅君,因得之。及张公总裁某馆梅君誊录馆中见公作书,狐裘袖拂几上。张公曰,观吾袖拂几乎,腕实悬而动也。于此可以知书法之秘诀矣,亦贵学者有恒耳。


    dzzzt句逗并校定于2004年3月24日

作者:

北碑南帖论[节录]

  • 古石刻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德位,以佐史学,是以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秦石刻曰“金石刻”,明白是也。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东汉山川庙墓无不刊石勒铭,最有矩法。降及西晋、北朝,中原汉碑林立,学者慕之,转相摹习。唐人修《晋书》、南、北《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善隶书,或曰善隶草,或曰善正书、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当年风尚,若曰不善隶,是不成书家矣。故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尤在《兰亭序》等帖,而御撰《羲之传》,唯曰“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而已,绝无一语及于正书、行草。盖太宗亦不能不沿史家书法以为品题。《晋书》具在,可以覆案。而羲之隶书,世间未见也。是以北朝书家,史传称之,每曰长于碑榜。

    晋室南渡,以《宣示表》诸迹为江东书法之祖,然衣带所携者,帖也。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今《阁帖》如锺、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且以南朝教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绝少,唯帖是尚,字全变为真行草书,无复隶古遗意。即以焦山《瘗鹤铭》与莱州郑道昭《山门》字相较,体近相近,然妍态多而古法少矣。 唐太宗幼习王帖,于碑版本非所长,是以御书《晋祠铭》(贞观二十年,今在太原府。)笔意纵横自如,以帖意施之巨碑者,自此等始。此后,李邕碑版名重一时,然所书《云麾》诸碑,虽字法半出北朝,而以行书书碑,终非古法。故开元间修《孔子庙》诸碑,为李邕撰文者,邕必谕张庭珪以八分书书之,邕亦谓非隶不足以敬碑也。唐之殷氏(仲容)、颜氏(真卿),并以碑版隶、楷世传家学。王行满、韩择木、徐浩、柳公权等,亦各名家,皆由沿习北法,始能自立。
    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宋蔡襄能得北法,元赵孟頫\楷书摹拟李邕,明董其昌楷书托迹欧阳,盖端书正画之时,非此则笔力无立卓之地,自然入于北派也。要之汉、唐碑版之法盛,而钟鼎文字微;宋、元钟鼎之学兴,而字帖之风盛。若其商榷古今,步趋流派,拟议金后,名家复起,其谁与归?

    [评点]作为又一篇鼓吹北碑的力作,阮元在本文中论述了北碑南帖的不同特点和南北书风的差异。刻石题匾必须用隶书,非隶不古;北派书家擅长碑榜之书,北碑中多隶意;后世碑版名家无不借鉴隶书,追踪北派,如此等等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要点。但读者的眼光不能就此而止。阮元尊隶崇碑不是在强调它们的功用,而是在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他之所以尊隶是因为隶有古法,之所以尊碑是因为碑版之书“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南帖飘逸妮媚之美不足贵,题署碑版古意盎然,气势雄强值得推崇,这才是蕴含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意。

作者:阮元

小窗幽记

  •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存七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 (明)陆绍珩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 全书分十二类:醒、情、峭、灵、素、景、韵、寄、绮、豪、法、倩。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为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一说《小窗幽记》,十二卷,明·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陈继儒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作者:陆绍珩

王维诗集

  •   「此王维诗底本,为方舟子转送,施铁民提供。本猫据中华书局排印本《全唐诗》(1979年平装本)校订,并以清赵殿成之《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参校。除改正了输入及转码的错字之外,补录了《全唐诗》中所有的题注和题序。老猫谨识。一九九七年七月京中盛暑之时。」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疒音]。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王番]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   今编诗四卷。

      酬诸公见过(册4卷125页1234a)

      〔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嗟予未丧。

      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

      薄地躬耕。   岁「晏」(宴)输税。   以奉粢盛。

      晨往东皋。

      草露未[日希]。   暮看烟火。

      负担来归。

      我闻有客。   足扫荆扉。

      箪食伊何。   □瓜抓枣。①仰厕群贤。

      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

      班荆席藁。   泛泛登陂。   折彼荷花。

      静观素鲔。

      俯映白沙。

      山鸟群飞。

      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

      倏忽云(一作雨)散。

      雀噪荒村。

      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

      重欷累叹。   ①[字形如“班”,两边的“王”均为“副”去“刂”]。笺注本作“副”。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册4卷125页1235a)

      凤[户衣]朝碧落。

      龙图耀金镜。

      维岳降二臣。

      戴天临万姓。

      山川八校满。

      井邑三农竟。   比屋皆可封。

      谁家不相庆。

      林疏远村出。

      野旷寒山静。

      帝城云里深。   渭水天边映。

      佳(一作喜)气含风景。

      颂声溢歌咏。

      端拱能任贤。

      弥彰圣君圣。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册4卷125页1235b)

      复道通长乐。   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

      暗识龙舆度。

      褰旒明四日。

      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

      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

      [氵产]水林端素。

      银汗下天章。

      琼筵承湛露。

      将非富人宠。   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

      讵得回天步。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册4卷125页1235c)

      上卿增命服。

      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   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   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

      寒山静秋塞。

      万方氛[侵,“礻”代“亻”]息。

      六合乾坤大(一作泰)。

      无战是天心。

      天心同覆载。

      扶南曲歌词五首(册4卷125页1235d)   〔通典云:武德初,因隋旧制,奏九部乐,四曰扶南。唐书礼乐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自河西至者,有扶南乐舞。〕   翠羽流苏帐。

      春眠曙不开。   羞从面色起。

      娇逐语声来。

      早向昭阳殿。

      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动。

      堂前绮席陈。

      齐歌卢女曲。

      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

      宁知心所亲。

      香气传空满。   妆华影箔通。

      歌闻天仗外。

      舞出御楼(一作筵)中。

      日暮归何处。

      花间长乐宫。

      宫女还金屋。   将眠复畏明。

      入春轻衣好。

      半夜薄妆成。

      拂曙朝前殿。

      玉墀(一作除)多佩声。

      朝日照绮窗。   佳人坐临镜。

      散黛恨犹轻。

      插钗嫌未正。

      同心勿遽游。

      幸待春妆竟。

      陇西行(册4卷125页1236a)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一作火)断无烟。

      从军行(册4卷125页1236b)

      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早春行(册4卷125页1236c)

      紫梅发初遍。

      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

      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

      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

      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   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

      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

      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

      双栖绿草时。   早朝(册4卷125页1236d)

      皎洁明星高。

      苍茫远天曙。

      槐雾暗(一作郁)不开。

      城鸦鸣稍去。

      始闻高阁声。

      莫辨更衣处。

      银烛已成行。   金(一作重)门俨驺驭。

      献始兴公(册4卷125页1237a)

      〔时拜右拾遗〕   宁栖野树林。

      宁饮涧水(一作中)流。   不用坐「粱」(梁)肉。

      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

      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   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

      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   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

      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

      曲私非所求。   赠从弟司库员外[纟求](册4卷125页1237b)

      少年识事浅。

      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

      苦无出人智。

      即事岂徒言。

      累官非不试。

      既寡遂性欢。

      恐招负时累。   清冬见远山。

      积雪凝苍翠。

      浩然出东林。

      发我遗世意。

      惠连素清赏。

      夙语尘外事。

      欲缓携手期。   流年一何驶。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册4卷125页1237c)

      希世无高节。   绝迹有卑栖。

      君徒视人文。

      吾固和天倪。

      缅然万物始。

      及与群物(一作牧)齐。

      分地依後稷。

      用天信(一作奉)重黎。   春风何豫人。

      令我思东溪。

      草色有佳意。

      花枝稍含荑。

      更待风景好。   与君藉萋萋。   赠李颀(册4卷125页1237d)

      闻君饵丹砂。

      甚有好颜色。

      不知从今去。

      几时生羽翼。

      王母翳华芝。

      望尔昆仑侧。

      文螭从赤豹。

      万里方一息。

      悲哉世上人。

      甘此膻腥食。

      赠刘蓝田(册4卷125页1237e)

      〔一作卢象诗〕

      篱间(一作中)犬迎吠。

      出屋候荆(一作柴)扉。

      岁晏输井税。

      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

      余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

      烦君问是非。

      赠房卢氏[王官](册4卷125页1238a)

      达人无不可。

      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

      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

      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   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

      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

      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

      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   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

      茅茨君试营。

      赠祖三咏(册4卷125页1238b)   〔济州官舍作〕

      [虫萧][虫肖]挂虚牖。

      蟋蟀鸣前除。

      岁晏凉风至。

      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

      离居不可道。

      闲门寂已闭。

      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

      千里阻河关。

      中复客汝颍。

      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

      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

      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

      暮秋以为期。   良会讵几日。

      终日(一作自)长相思。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册4卷125页1238c)

      夜静群动息。

      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

      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

      采蕨轻轩冕。

      戏赠张五弟[湮,“讠”代“氵”]三首(册4卷125页1238d)

      〔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

      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

      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   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

      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

      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   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

      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

      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

      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

      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   隐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一作也)。

      时从渔父渔(一作鱼)。

      秋风自(一作日)萧索。

      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

      只应君与予。   设[四↑且↓]守[繁体“才”去“纟”]兔。

      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

      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一作静)。

      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   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

      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

      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   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

      邀予谷口真。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册4卷125页1239a)   了观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

      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

      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

      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

      不醉声闻酒。

      有无断常见。

      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   趋空定狂走。

      无有一法真。

      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   随宜善抖擞。

      床上无毡卧。

      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

      定应空漱口。   聊持数斗米。   且救浮生取。

      赠裴十迪(册4卷125页1239b)

      风景日夕佳。

      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   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

      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

      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

      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

      荑萼满芳(一作其)枝。

      请君理还策。

      敢告将农时。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册4卷125页1239c)   一兴微尘念。   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一作都)阴界。   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

      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

      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

      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   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

      万殊安可尘。

      胡生但高枕。

      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

      理齐甘负薪。

      予若未始异。

      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

      泛有定悠悠。

      无乘及乘者。

      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

      不疲生死流。

      无烦君喻马。   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

      求仁笑孔丘。

      何津不鼓棹。   何路不摧[车舟]。

      念此闻思者。

      胡为多阻修。

      空虚花聚散。   烦恼树稀稠。

      灭相(一作想)成无记。

      生心坐有求。

      降吴复归蜀。

      不到莫相尤。

      奉寄韦太守陟(册4卷125页1240a)

      荒城自萧索。

      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

      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

      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宴)。   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

      寂寞平陵东。

      林园即事寄舍弟[沈,“纟”代“氵”](册4卷125页1240b)

      〔次荆州时作〕   寓目一萧散。

      销忧冀俄顷。

      青草肃澄陂(一作波)。   白云移翠岭。   後沔(一作浦)通河渭。

      前山包鄢郢。

      松含风里声。   花对池中影。

      地多齐後[疒贵](一作疟)。   人带荆州瘿。

      徒思赤笔书。

      讵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绝。

      发乱不能整。

      青簟日何长。

      闲门昼方静。

      颓思茅檐下。

      弥伤好风景。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册4卷125页1240c)

      隔河见桑柘。

      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

      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

      河失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

      时闻行路传。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册4卷125页1240d)   夜静群动息。

      蟪蛄声悠悠。

      庭槐北风响。

      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

      及时当云浮。

      吾生将白首。   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

      肯为南亩俦。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册4卷125页1241a)

      高楼望所思。

      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

      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

      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

      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

      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

      云水(一作外)空如一。

      酬黎居士淅川作(册4卷125页1241b)

      〔昙壁上人院走笔成〕

      侬家真个去。

      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   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

      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

      那能不携手。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册4卷125页1241c)   与君伯氏(一作兄)别。

      又欲与君离。

      君行无几日。

      当复隔山陂。

      苍茫秦川尽。   日落桃林塞。

      独树临关门。

      黄河向天外。   前经洛阳陌。

      宛洛故人稀。

      故人离别尽。

      淇上转骖[马非]。   企予悲送远。

      惆怅睢阳路。

      古木官渡平。

      秋城邺宫(一作都)故。   想君行县日。

      其出从如云。

      遥思魏公子。

      复忆李将军。

      送陆员外(册4卷125页1241d)

      郎署有伊人。

      居然故人风。

      天子顾河北。

      诏书除(一作隶)征东。

      拜手辞上官。

      缓步出南宫。

      九河平原外。

      七国蓟门中。

      阴风悲枯桑。

      古塞多飞蓬。

      万里不见虏。

      萧条胡地空。

      无为费中国。

      更欲邀奇功。

      迟迟前相送。

      握手嗟异同。

      行当封侯归。

      肯访商山翁。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册4卷125页1241e)

      寥落云外山。

      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

      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

      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

      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

      南风(一作摇)五两。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册4卷125页1242a)

      明时久不达。

      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

      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   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

      日暮澄(一作九)江空。   清夜何悠悠。

      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

      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

      衰鬓日(一作白)如蓬。   顽疏暗人事。   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

      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   归耕为老农。

      奉送六舅归陆浑(册4卷125页1242b)

      伯舅吏淮泗。

      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

      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

      种杏春风前。

      酌醴赋归去。

      共知陶令贤。

      送别(册4卷125页1242c)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册4卷125页1242d)

      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

      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岂令心事违。

      齐州送祖三(册4卷125页1242e)   〔一作河上送赵仙舟,又作淇上别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   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一作怅忽)伤离。

      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

      望君犹(一作空)伫立。

      送缙云苗太守(册4卷125页1243a)

      手疏谢明主。

      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一作郊)。

      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

      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

      方知百城贵。   送从弟蕃游淮南(册4卷125页1243b)

      读书复骑射。   带剑游淮阴。

      淮阴少年辈。

      千里远相寻。

      高义难自隐。

      明时宁陆沈。

      岛夷九州外。

      泉馆三山深。

      席帆聊问罪。

      卉服尽成擒。   归来见天子。

      拜爵赐黄金。

      忽思鲈鱼[鱼会]。

      复有沧洲心。

      天寒蒹葭渚。   日露云梦林。   江城下枫叶。

      淮上闻秋砧。

      送归青门外。

      车马去[侵,“马”代“亻”][侵,“马”代“亻”]。

      惆怅新丰树。

      空余天际禽。

      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册4卷125页1243c)

      〔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遨游向燕赵。

      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   迎送纷交驰。   自尔厌游侠。

      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

      颇学毛公诗。

      备知经济道。

      高卧陶唐诗。

      圣主诏天下。   贤人不得遗。

      公吏奉[纟熏]组。

      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

      九门十二逵。   群公朝谒罢。

      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

      威凤徒参差。

      或问理人术。

      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   赐帛归东[淄,“艹”头代“氵”]。

      都门谢亲故。   行路日逶迟(一作迤)。

      孤帆万里外。

      淼漫将何之。   江天海陵郡。

      云日淮南(一作阴)祠。

      杳冥沧洲上。   荡漭无人知。

      纬萧或买药。

      出处安能期。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册4卷125页1243d)

      〔一作送别〕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一作金)门远。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一作兆)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

      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   孤村(一作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册4卷125页1244a)

      〔走笔成〕

      束带趋承明。

      守官唯谒者。

      清晨听银蚪。

      薄暮辞金马。

      受辞未尝易。   当是(一作御)方知寡。   清范何风流。

      高文有风雅。

      忽佐江上州。

      当自浔阳下。

      逆旅到三湘。

      长途应百舍。

      香炉远峰出。

      石镜澄湖泻。

      董奉杏成林。

      陶潜菊盈把。

      范蠡长好之。

      庐山我心也。

      送君思远道。

      欲以数行洒。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册4卷125页1244b)

      人外遗世虑。

      空端结遐心。

      曾是巢许浅。

      始知尧舜深。   苍生讵有物。

      黄屋如乔林。

      上德抚神运。

      冲和穆宸襟。

      云雷康屯难。

      江海遂(一作逐)飞沈。

      天工寄人英。

      龙衮瞻君临。

      名器苟不假。

      保厘固其任。

      素质贯方领。

      清景照华簪。

      慷慨念王室。

      从容献官箴。   云旗蔽三川。

      画角发龙吟。

      晨扬天汉声。   夕卷大河阴。

      穷人(一作久)业已宁。

      逆虏遗之擒。

      然後解金组。

      拂衣东山岑。

      给事黄门省。

      秋光正沈沈。

      壮心与身退。

      老病随年侵。

      君子从相访。   重玄其可寻。

      资圣寺送甘二(册4卷125页1244c)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

      别离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蔼春余。   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

      衔悲执杯酒。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册4卷125页1244d)   解薜登天朝。

      去师偶时(一作将)哲。

      岂惟山中人。

      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

      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

      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

      屡对瀑泉渴。

      理齐小狎(一作狎小)隐。

      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

      宗兄此(一作比)削发。   荆扉但洒扫。

      乘闲当过歇(一作拂)。   观别者(册4卷125页1245a)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别弟缙後登青龙寺望蓝田山(册4卷125页1245b)

      陌上新离别。

      苍茫四郊晦。

      登高不见君。   故山复云外。

      远树蔽行人。

      长天隐秋塞。

      心悲宦游子。   何处飞征盖。

      别綦毋潜(册4卷125页1245c)

      端笏明光宫(一作殿)。

      历稔朝云陛。   诏刊延阁书。   高议平津邸。

      适意偶轻人(一作轻微禄)。

      虚心(一作遇人)削繁礼。

      盛得江左风。

      弥工建安体。   高张多绝弦。

      截河有青济。

      严冬爽群木。

      伊洛方清[氵此]。

      渭水冰下流。

      潼关雪中启。(一作闭。非。)

      荷[莜,“条”代“攵”]几时还。

      尘缨待君洗。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册4卷125页1245d)

      与世澹无事。

      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

      解骖(一作弁)[车尼]朱轮。

      平(一作极)野照暄景。

      上天垂春云。   张组竟北阜。

      泛舟过东邻。

      故乡信高会。

      牢醴及佳辰(一作家臣)。

      幸同击壤乐。

      心荷尧为君。

      郊居杜陵下。

      永日同携手。   仁(一作入)里霭川阳。   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   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

      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一作送)南陂。

      约略执杯酒。

      归欤绌(一作继)微官。

      惆怅心自咎。

      冬中余雪在。   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

      山川多秀(一作好天)气。

      [周彡]胡先晨炊(一作丰酌)。   庖脍亦云(一作後)至。   高情浪海岳。

      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

      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

      陶然忘其贵。

      高馆临澄陂。

      旷然荡(一作望理)心目。

      淡荡动云天。

      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

      雉[句隹]响幽谷。   应接无闲暇。

      徘徊以(一作似)踯躅。   纡组上春堤。   侧弁倚乔木。

      弦望忽已晦。

      後期洲应绿。

      冬日游览(册4卷125页1246a)

      步出城东门。

      试骋千里目。

      青山横苍林。

      赤日团平陆。

      渭北走邯郸。

      关东出函谷。

      秦地万方会。

      来朝九州牧。   鸡鸣咸阳中(一作市)。

      冠盖相追逐。   丞相过列侯。

      群公饯光禄。

      相如方(一作今)老病。   独归茂陵宿。

      华岳(册4卷125页1246b)

      西岳出浮云。   积雪(一作翠)在太清。

      连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一作大)寒。

      森沈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一作开)。   造(一作变)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

      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

      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独禅云亭。   同庐拾遗过韦(一作章。非)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册4卷125页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趋华轩。

      遂陪[宛鸟]鸿侣。

      霄汉同飞翻。

      君子垂惠顾。

      期我于田园。

      侧闻景龙际。

      亲降南面尊。

      万乘驻山外。

      顺风祈一言。

      高阳多夔龙。   荆山积[王与][王番]。

      盛德启前烈。

      大贤钟後昆。   侍郎文昌宫。

      给事东掖垣。

      谒帝俱来下。

      冠盖盈丘樊。   闺风首邦族。

      庭训延乡村。

      采地包山河。

      树井竟川原。

      岩端回绮槛。

      谷口开朱门。

      阶下群峰首。

      云中瀑水源。

      鸣玉满春山。

      列筵先朝暾。

      会舞何飒沓。   击钟弥朝昏。

      是时阳和节。   清昼犹未暄。

      蔼蔼树色深。

      嘤嘤鸟声繁。

      顾己负宿诺。

      延颈惭芳荪。

      蹇步守穷巷。

      高驾难攀援。

      素是独往客。

      脱冠情弥敦。

      蓝田山石门精舍(册4卷125页1247a)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注云。集本二诗共为一首。〕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禅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一作井)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

      青溪(册4卷125页1247b)   〔一作过青溪水作〕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一作演)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一作明)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册4卷125页1247c)

      〔山西去亦对维门〕

      秋色有佳兴。

      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   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

      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

      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

      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

      叹息此颓颜。

      李(一作石)处士山居(册4卷125页1248a)

      君子盈天阶。

      小人甘自免。

      方随练金客。

      林上家绝[山献]。

      背岭花未开。

      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

      山鸟时一啭。

      丁宇田家有赠(册4卷125页1248b)

      〔英华作田家赠丁禹。注云。集作丁宇。误也。〕   君心尚栖隐。

      久欲傍归路。

      在朝每为言。

      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   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   闺妾(一作妇)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   散帙理章句。   时吟招隐诗。

      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

      日映(一作[日失])桑榆暮。

      阴昼(一作荫尽)小苑城。   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   幽赏何由屡。   道存终不忘。   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

      再来芳菲度。

      渭川田家(册4卷125页1248c)

      斜阳(一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一作立)。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春中田园作(册4卷125页1248d)

      屋上春鸠鸣。   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

      荷锄觇泉脉。   归(一作新)燕识故(一作旧)巢。

      旧(一作故)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   惆怅远行(一作送远)客。   过李楫宅(册4卷125页1248e)

      闲门秋草色。   终日无车马。

      客来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散发时未簪。

      道书行尚把。

      与我同心人。

      乐道安贫者。

      一罢宜城酌。

      还归洛阳社。

      韦侍郎山居(册4卷125页1249a)

      幸忝君子顾。

      遂陪尘外踪。

      闲花满岩谷。

      瀑水映杉松。

      啼鸟忽临涧。

      归云时抱峰。

      良游盛簪绂。   继迹多夔龙。

      讵枉青门道。   胡(一作故。一作用)闻长乐钟。

      清晨去朝谒。

      车(一作鞍)马何从容。

      饭覆釜山僧(册4卷125页1249b)   晚知清净理。   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

      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

      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

      焚香看道书。   然灯昼欲尽。

      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   此日(一作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

      身世犹空虚。

      谒[王睿]上人(并序)(册4卷125页1249c)

      〔上人外人内天。不定不乱。舍法而渊泊。无心而云动。

      色空无碍。不物物也。默语无际。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关大启。德海群泳。时雨既降。春物具美。   序于诗者。人百其言。〕   少年不足言。   识道年已长。

      事往安可悔。

      余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一作荤)血。

      不复婴世网。

      浮名寄缨佩。

      空性无羁鞅。

      夙承(一作从)大导师。

      焚香此瞻仰。   颓然居一室。

      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

      长廊春雨响。

      床下阮家屐。

      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

      陋彼示天壤。

      一心再法要。

      愿以无生奖。   瓜园诗(并序)(册4卷125页1249d)

      〔维瓜园高斋。俯视南山形胜。二三时辈。同赋是诗。   兼命词英数公。同用园字为韵。韵任多少。时太子司议郎薛璩发此题。遂同诸公云。〕

      余适欲锄瓜。

      倚锄听叩门。

      鸣驺导骢马。

      常从夹朱轩。

      穷巷正传呼。

      故人傥相存。

      携手追凉风。

      放心望乾坤。

      蔼蔼帝王州。   宫观一何繁。

      林端出绮道。

      殿顶摇华幡。

      素怀在青山。   若值白云屯。   回风城西雨。

      返景原上村。

      前酌盈尊酒。

      往往闻清言。

      黄鹂啭深木。   朱槿照中原。

      犹羡松下客。

      石上闻清猿。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册4卷125页1250a)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新晴野(一作晚)望(册4卷125页1250b)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後。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宿郑州(册4卷125页1250c)

      朝与周人辞。

      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

      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   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

      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

      时稼绕茅屋。

      虫思(一作鸣)机杼悲(一作休)。   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

      昨晚(一作夜)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   穷边徇微禄。

      早入荥阳界(册4卷125页1250d)

      泛舟入荥泽。   兹邑乃雄藩。

      河曲闾阎隘。

      川中烟火繁。   因人见风俗。

      入境闻方言。   秋野(一作晚)田畴盛。

      朝光市井喧。

      渔商波上客。

      鸡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   孤帆安可论。

      渡河到清河作(册4卷125页1250e)

      泛舟大河里。   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

      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

      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   淼漫连云霞。

      苦热行(册4卷125页1251a)

      赤日满天地。

      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   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

      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   [纟希][纟谷]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

      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

      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

      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

      宛然清凉乐。

      纳凉(册4卷125页1251b)

      乔木万余株。

      清流贯其中。

      前临大川口。   豁达来长风。

      涟漪涵白沙。

      素鲔如游空。

      偃卧盘石上。

      翻涛沃微躬。   漱流复濯足。   前对钓鱼翁。

      贪饵凡几许。

      徒思莲叶东。

      西施咏(一作篇)(册4卷125页1251c)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一作又)久微。   朝乃(一作为)越溪女。

      暮(一作暝)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一作要)人傅香(一作脂)粉。

      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一作常)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一作寄言。一作寄谢)邻家子(一作女)。

      效颦安可希。

      李陵咏(册4卷125页1251d)

      〔时年十九〕

      汉家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

      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

      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

      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

      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   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   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   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

      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   非君谁相理。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崔录事(册4卷125页1252a)

      解印归田里。

      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

      晚节更为儒。

      遁迹(一作世)东山下。   因家沧海隅。

      已闻能狎鸟。

      余欲共乘桴。

      成文学(册4卷125页1252b)

      宝剑千金装。

      登君白玉堂。

      身为平原客。

      家有邯郸娼。

      使气公卿坐。

      论心(一作交)游侠场。

      中年不得意(一作志)。   谢病客游梁。

      郑霍二山人(一作寄霍郑二山人)(册4卷125页1252c)

      翩翩繁(一作京)华子。

      多出(一作事)金张门。

      幸有先人业。

      早(一作思)蒙(一作逢)明主恩。

      童(一作同)年且未(一作末)学。

      肉食骛华轩。

      岂乏(一作知)中林士。

      无人荐至尊。

      郑公(一作生)老泉石。

      霍子安丘樊。

      买药不二价。

      著书盈(一作仍)万言。

      息阴无恶木。

      饮水必清源。

      吾(一作余)贱不及议。

      斯人竟谁论。

      过太乙观贾生房(册4卷125页1252d)

      昔余栖遁日。

      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

      俱簪竹皮巾。

      攀林遍岩洞。

      采药无冬春。   谬以道门子。

      征为骖御臣。

      常恐丹液就。

      先我紫阳宾。   夭促万途尽。   哀伤百虑新。

      迹峻不容俗。

      才多反累真。

      泣对双泉水。

      还山无主人。   燕子龛禅师(册4卷125页1253a)   〔一本有咏字〕

      山中燕子龛。

      路剧羊肠恶。

      裂地竞盘屈。

      插天多峭[谔,“山”代“讠”]。

      瀑泉吼而喷。

      怪石看欲落。

      伯禹访未知。

      五丁愁不凿。

      上人无生缘。

      生长居紫阁。

      六时自捶磬。

      一饮常带索。

      种田烧白云。

      斫漆响丹壑。

      行随拾栗猿。

      归对巢松鹤。

      时许山神请。

      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

      即心无行作。

      周商倦积阻。   蜀物多淹泊。   岩腹乍旁穿。   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

      栅值垂藤缚。

      鸟道悉已平。

      龙宫为之涸。

      跳波谁揭厉。

      绝壁免扪摸。   山木日阴阴。

      结跏归旧林。

      一向石门里。

      任君春草深。

      羽林骑闺人(册4卷125页1253b)

      秋月临高城。

      城中管弦思。   离人堂上愁。

      稚子阶前戏。

      出门复映户。

      望望青丝骑。

      行人过欲尽。

      狂夫终不至。

      左右寂无言。

      相看共垂泪。

      偶然作六首(册4卷125页1253c)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

      仁义莫能奖。

      未尝肯问天。   何事须击壤。

      复笑采薇人。   胡为乃长往。

      田舍有老翁。

      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

      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

      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

      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   不曾相城市。

      五帝与三王。

      古来称天(一作君)子。

      干戈将揖让。   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

      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一作忘)怀(一作志)去。

      行行没余齿。   日夕见太行。

      沈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

      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

      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   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   踟蹰复相顾。

      孙登长啸台。

      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

      故人在中路。

      爱染日已薄。

      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

      宁俟岁云暮。

      陶潜任天真。

      其性颇耽酒。

      自从弃官来。

      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

      菊花空满手。   中心窃自思。

      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

      果来遗老叟。

      且喜得斟酌。   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

      今日嗟无负(一作有)。   兀傲迷东西。

      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

      酣歌归五柳。   生事不曾问。

      肯愧家中妇(一作帚)。

      赵女弹箜篌。

      复能邯郸舞。

      夫婿轻薄儿。

      斗鸡事齐主。

      黄金买歌笑。

      用钱不复数。

      许史相经过。

      高门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

      昂藏出邹鲁。   读书三十年。

      腰间(一作下)无尺组。

      被服圣人教。

      一生自穷苦。   老来懒赋诗。

      惟有老相随。   宿世(一作当代)谬词客。

      前生应画师。(维善画破墨山水)。   不能舍余习。   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

      此心还不知。(《万首唐人绝句》取中四句为绝句。题曰题辋川图)。

      寓言二首(册4卷125页1254a)

      〔次首律髓入侠少类。题曰杂诗。作卢象诗。〕   朱绂谁家子。   无乃金张孙。

      骊驹从白马。

      出入铜龙门。

      问尔何功德。

      多承明主恩。

      斗鸡平乐馆。

      射雉上林园。

      曲陌车骑盛。

      高堂珠翠繁。

      奈何轩冕贵。

      不与布衣言。

      君家御沟上。

      垂柳夹朱门。

      列鼎会中贵。

      鸣珂朝至尊。

      生死在八议。   穷达由一言。

      须识苦寒士。

      莫矜狐白温。

      冬夜书怀(册4卷125页1254b)   冬宵寒且永。   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

      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   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

      顾影惭朝谒。

      送康太守(册4卷125页1255a)

      城下沧江水。

      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   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

      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   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

      还劳(一作来)康乐侯。

      送权二(册4卷125页1255b)

      高人不可有(一作友)。   清论复河深。

      一见如旧识。

      一言知道心。   明时当薄宦。

      解薜去中林。   芳草空隐处。

      白云余古岑。

      韩侯久携手。

      河岳共幽寻。

      怅别千余里。

      临堂鸣素琴。   休假还旧业便使(册4卷125页1255c)

      〔一作卢象诗〕

      谢病始告归。

      依依入桑梓。

      家人皆伫立。

      相候衡门里。

      时辈皆长年。

      成人旧童子。   上堂嘉庆毕。

      顾与姻亲齿。

      论旧忽余悲。

      目存皆相喜。

      田园转芜没。

      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萧条。

      秋光清邑里。   入门乍如客。

      休骑非便止。   中饮顾王程。   离忧从此始。

      叹白发(册4卷125页1255d)

      我年一何长。

      鬓发日已白。   俯仰天地间。   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

      俳徊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

      东城复南陌。

      别弟妹二首(册4卷125页1255e)

      〔一作卢象诗〕

      两妹日成长。

      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

      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

      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

      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

      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

      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

      殊甘水乡食。   别此最为难。

      泪尽有余忆。   哭殷遥(册4卷125页1256a)

      人生能几何。   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

      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   一女才十龄。

      泱漭(一作诀别)寒郊外。

      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

      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

      白日(一作日色)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

      问我学无生。

      劝君苦不早。

      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

      又不及生平(一作平生)。

      负尔非一途。   恸哭返柴荆。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册4卷125页1256b)

      石[帘,“卯”代“巾”]恩荣重。   金吾车骑盛。

      将朝每赠言。

      入室还相敬。

      叠鼓秋城动。

      悬旌寒日映。

      不言长不归。   环佩犹将听。

      夷门歌(册4卷125页1256c)

      七雄(一作国)雄雌犹未分。

      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

      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

      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

      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一作奇)谋。   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一作头)送公子。

      七十老翁何所求。   陇头吟(册4卷125页1256d)

      〔乐府诗集收此于汉横吹曲。注云陇头水〕

      长安(一作城)少年游侠客。

      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

      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

      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

      节旄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南)头。   老将行(册4卷125页1257a)

      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一作取)胡马射。

      射杀中山(一作山中。一作山阴)白额虎。

      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

      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

      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时飞箭(当作雀)无全目。

      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

      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一作茫)茫古木连(一作迷)穷巷。   寥(一作辽)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蔬勒出飞泉。   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

      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

      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

      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

      耻令越甲鸣吴军(一作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

      犹堪一战取(一作树)功勋。   燕支行(册4卷125页1257b)

      〔时年二十一〕

      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   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

      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

      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

      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   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   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

      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

      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

      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

      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

      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

      终知上将先伐谋。

      桃源行(册4卷125页1257c)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一作净)。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一作忽)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一作乡)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及至(一作更闻)成仙遂(一作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一作岑)壑今来变。

      当时知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一作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辩仙源河处寻。   洛阳女儿行(册4卷125页1258a)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鱼会]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福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祗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白浣纱。

      同崔傅答贤弟(册4卷125页1258b)

      洛阳才子姑苏客。

      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旧)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

      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

      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   对舞前溪歌白[纟宁]。

      曲几书留小史家。

      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

      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

      遥想风流第一人。

      赠吴官(册4卷125页1259a)

      长安客舍热如煮。

      无个(一作过)茗糜难御暑。

      空摇白团其谛苦。   欲向缥囊还归旅。

      江乡鲭[鱼乍]不寄来。

      秦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侬家任挑达。   草[“尸”下“彳乔”]捞虾富春渚。

      故人张[湮,“讠”代“氵”]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册4卷125页1259b)

      不逐城东游侠儿。

      隐囊纱帽坐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   洛下书(一作诸)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

      时复据梧聊隐几。   屏风误点惑孙郎。

      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

      永日垂帷绝四邻。

      自想(一作惜)蔡邕今已老。

      更将书籍与何人。

      送崔五太守(册4卷125页1259c)

      长安厩吏来到门。   朱文(一作未央)露网动行轩。

      黄花县西九折坂。

      玉树宫南五丈原。

      褒斜谷中不容[巾宪]。

      唯有白云当露冕。

      子午山里杜鹃啼。

      嘉陵水头行客饭。

      剑门忽断蜀川开。

      万井双流满眼来。

      雾中远树刀州出。

      天际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纪(一作几)三十余。

      少年白皙专城居。

      欲持画省郎官笔(一作草)。

      回与临邛父老书。

      寒食城东即事(册4卷125页1259d)   清溪一道穿桃李。

      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

      落花半落东流水。

作者:王维

陈子昂诗集

  •   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饬。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擢进士第。武后朝,为灵台正字,数上书言事。迁右拾遗。武攸宜北讨,表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子昂。父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唐兴,文章承徐庾馀风,骄丽秾缛。子昂横制颓波,始归雅正。李杜以下,咸推宗之。

      庆云章昆仑元气,实生庆云。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昔在帝妫,南风既薰。丛芳烂熳,郁郁纷纷。

      旷矣千祀,庆云来止。玉叶金柯,祚我天子。   非我天子,庆云谁昌。非我圣母,庆云谁光。

      庆云光矣,周道昌矣。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感遇诗三十八首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徴。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酗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万金仙子,祟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异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徘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左口右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竟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陨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说朝周。

      宝鼎沦伊糓,瑶台成古丘。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   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   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

      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

      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分鼎,被夺笑时人。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岛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豈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

      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

      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

      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   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

      疲痾苦沦世,忧痗日侵淄。

      镜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雠。

      避雠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婉变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淡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观荆玉篇并序丙戌岁,余从左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军幕次于张掖河。河州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幽朔地寒,与中国稍异。予家世好服食,昔常饵之。及此役也,而息意兹味。戍人有荐嘉蔬者,此物存焉。余倏尔而笑曰:始者与此君别,不图至是而见之,岂非神明嘉惠,将欲扶吾寿也。因为乔公昌言其能。时东莱王仲烈亦同旅舍,闻而大喜。甘心食之,已旬有五日矣。适有行人,自谓能知药者,谓乔公曰:此白棘也,公何谬哉!仲烈愕然而疑。亦曰:吾怪其味甘,今果如此。乔公信是言,乃讥予,作采玉篇,谓宋人不识玉而宝珉石也。予心知必是。犹以独见之故,被夺于众人,乃喟然而叹曰:嗟乎!人之大明者目也。心之至信者口也。夫目照五色,口分五味,玄黄甘苦,亦可断而而惑矣。而路傍一议,二子赠疑,况君臣之际,朋友之间乎?自是而观,则万物之情可见也。感采玉咏,而作观玉篇以答之,并示仲烈。讥其失真也。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如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鸳鸯篇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   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镜恋,羽翮两逶迤。

      蘋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

      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凤皇起丹穴,独向梧桐枝。

      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   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   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   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书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逦逶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往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崪,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说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逝,三山游玉京。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轩辕台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燕昭王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乐生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伏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燕太子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田光先生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邹衍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郭瑰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瑰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葳蕤苍悟凤,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

      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

      功异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崪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   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赠赵六贞固二首回中锋火入,塞上追兵起。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

      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

      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良宝委屈褐,闲琴独婵娟。

      答韩使同在边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

      闻沼安边便,曾是故人谟。

      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

      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

      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

      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

      夏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

      雨雪颜容改,纵横才位孤。

      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   当取金人祭,还歌凯入都。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答洛阳主人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壁,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酬晖上人秋夜山享有赠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酬李参军祟嗣旅馆见赠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

      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

      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畴昔疑缘异,儒道两相妨。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   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

      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送别出塞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共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   单于不敢射,太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

      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并序考驳天人,旁罗变动。东西南北,贤圣不能定其居。寒暑晦明,阴阴不能革其数。莫不云离雨散,奔驰于宇宙之间;宋远燕遥,泣别于关山之际,自古来矣!李参军白云英胄,紫气仙人,爰江海而高寻,顿风尘而未息。来从许下,月旦出于龙泉;言入蜀中,星文见于牛斗。野亭相遇,逆旅承欢。谢鲲之山水暂开,乐广之云天自乐。

      思道林而不见,怅若有亡。诣衹树而从游,[]然旧款。高僧展袂,大士临筵。披[]路之天书,坐琉璃之宝地。帘帷后辟,拂鹦鹉之香林:栏槛前开,照芙蓉之绿水。讨论儒墨,探览真玄。觉周孔之犹述,知老庄之末晤。说欲高攀宝座,伏奏金仙,开不二之法门,观大千之世界。欢娱恍晚,离别行催。红霞生而白日归,青气凝而碧山暮。骊歌断引,抗手将辞。江汉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

      嗟平!色为何色,悲乐忽而因生;谁去谁来,离会纷而妄作。俗之迷也,不亦烦平!各述所怀,不拘章韵。

      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

      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

      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

      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   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

      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

      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   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

      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秋园卧病呈晖上入幽寂旷日遥,林团转清密。   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

      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

      荣吝始都丧,幽人说贞吉。

      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

      宿昔心所向,平生自兹毕。   愿言谁见知,梵筵有同术。

      八月高秋晚,凉风正萧瑟。

      登泽州城北楼宴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彩树歌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春台引寒食集毕录事宅作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星台秀士,月旦诸子。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挟宝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乃掩白蘋,藉绿芷。酒既醉,乐未已。击青钟,歌渌水。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曷余情之荡漾,瞩青云以增愁。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重曰: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富贵荣乐几时兮,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并序吾无用久矣!进不能以义补国,退不能以道隐身。天子哀矜,居于侍省。且欲以芝桂为伍,麋鹿同曹。轩裳钟鼎,如梦中也。南荣曝背,北林设罝。有客扣门,云吾道存。孺子孺子,黄中通理。

      时玄冬遇夜,微月在天,白云半山,志逸海上。酒既醉,琴方清,陶然玄畅,浩尔太素,则欲狎青鸟,寄丹丘矣。日月云迈,蟋蟀谓何?夫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著。时醉书散洒,乃昏见清庙台令,知此有蜀云气也。毕大拾遗、陆六侍御、崔议司、崔兵曹、鲜于晋、崔湎子、怀一道人当知吾此评是实录也。若东莱王仲烈见之,必以为真醉。歌曰:

      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潛居。

      时岁忽兮,孤愤遐吟。

      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

      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晚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东征答朝臣相送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挪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孤飞暖似云。

      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

      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题李三书斋崇嗣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声容何足恃,荣吝坐相矜。

      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徵。

      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送殷大入蜀禺山金碧路,此地饶英灵。

      送君一为别,凄断故乡情。

      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

      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

      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别馆分周国,归骖入汉京。

      地连函谷塞,川接广阳城。

      望迥楼台出,途遥烟雾生。

      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

      山水一为别,欢娱复几年。   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

      还因北山径,归守东陂田。   送客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春夜别友人二首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说州南江别乡曲故人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

      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

      送梁李二明府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

      复此穷秋日,芳樽别故人。   黄金装屡尽,白首契逾新。

      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阳山淫雾雨,之子慎攀登。

      羌笮多珍宝,人言有爱憎。

      欲酬明主惠,当尽使臣能。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并序古者凉风至,白露下,天子命将帅,训甲兵。将以外威荒戎,内辑中夏,时义远矣。自我大君受命,百蛮蚁伏,匈奴舍蒲萄之宫,越裳重翡翠之贡。虎符不发,象译攸同。实欲高议灵台,偃兵天下。而林胡遗孽,渎乱边甿。驱蚊蚋之师,忽雷霆之伐。乃窃海裔,弄燕陲。皇帝哀北鄙之人,罹其辛螯,以东征之义,降彼偏裨。犹恐威令未孚,亭寒仍梗,乃谋元帅,命佐军。得朱邸之天人,乃黄阁之元老。庙堂授钺,凿门申命。建梁国之旌旗,吟汉庭之箫鼓。东向而拜,北道长驱。蜺旄羽骑之殷,戈翻落日;突鬓蒙轮之勇,剑决浮云。方且猎九都,穷踏顿,存肃慎,吊姑馀,彷徨赤山,巡御日域,以昭我王师,恭天讨也。岁七月,军出国门。天晶无云,朔风清海。时比部郎中唐奉一、考功员外郎李迥秀、著作佐郎崔融并参帷幕之宾,掌书记之任。燕南怅别,洛北思欢。顿旌节而少留,倾朝廷而出饯。永昌丞房思玄,衣冠之秀,乃张蕙圃,席兰堂,环曲榭,罗羽觞。写中京之望,纵候亭之赏。   尔乃投壶习射,博弈观乓。镗金铙,戛瑶琴。歌易水之慷慨,奏关山以徘徊。颓阳半林,微阴出座。思长风以破浪,恐白日之蹉跎。酒中乐酣,拔剑起舞,则已气横辽碣,志扫獯戎。抗手何言?   赋诗以赠。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并序蜀江分袂,巴山望别。南津坐恨,叹仙帆之方遥;北渚长怀,见离亭之欲晚。白云去矣,[][][][][][][];黄鹤何之,杨柳青而三春暮。我之怀矣,能无赠乎?同赋一言,俱题四韵。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   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并序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海,而心驰魏阙。岁时仲春,幽卧未起。忽闻二星入井,四牡临亭。邀使者之车,乃故人之驾。隐几一笑,把臂入林。既闻朝廷之乐,复此琴樽之事。山林幽寂,钟鼎旧游。语默谭咏,今复一得。况北堂夜永,西轩月微。巴山有望别之嗟,洛阳无寄载之客。江关离会,三千馀里。名位宠辱,一百年中。欢娱如何,日月其迈。不为目前之赏,以增别后之思。蟋蟀笑人,夫子何叹。

      谢病南山下,幽卧不知春。   使星入东井,云是故交亲。

      惠风吹宝瑟,微月忆清真。   凭轩一留醉,江海寄情人。

      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并序仆尝倦游,伤别久矣。况登楼远国,衔酒故人。愤胡孽之侵边,从王师之出塞。元戎按甲,方刈鲜卑之垒;天子赐书,且有君相之召。

      而崔候佩剑,即谒承明。群公负戈,方绝大漠。燕山北望,辽海东浮。云台与碣馆天殊,亭障共衣冠地隔。抚剑何道,长谣增叹。以身许国,我则当仁。论道匡君,子思报主。仲冬寒苦,幽朔初平。

      苍茫天兵之气,冥灭戎云之色。白羽一指,可扫九都。赤墀九重,伫观献凯。心期我愿斯遂,君恩共有。策勋饮至,方同廊庙之欢。   偃武櫜弓,借尔文儒之首。蓟丘故事,可以赠言,同赋登蓟楼送崔子云尔。

      蓟楼望燕国,负剑喜兹登。

      清规子方奏,单戟我无能。   仲冬边风急,云汉复霜棱。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月夜有怀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

      寂寞夜何久,殷助玉指繁。

      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沅。   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夏日游晖上人房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春日登金华观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群公集毕氏林亭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宴胡楚真禁所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

      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

      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晦日宴高氏林亭并序夫天下良辰美景,园林池观,古来游宴欢娱众矣。然而地或幽偏,未睹皇居之盛;时终交丧,多阻升平之道。岂如光华启旦,朝野资欢。有渤诲之宗英,是平阳之贵戚。发挥形胜,出凤合而啸侣;幽赞芳辰,指鸡川而留宴。列珍羞于绮席。珠翠琅玕\;奏丝管于芳园,秦筝赵瑟。冠缨济济,多延戚里之宾;鸾凤锵锵,自有文雄之客。   总畿键而写望,通汉苑之楼台;控伊洛而斜[],临神仙之浦溆。则有都人士女,侠客游童,出金市而连镳,入铜街而结驷。香车绣毂,罗绮生风。宝盖雕鞍,珠玑耀日。于时律穷太簇,气淑中京。山河春而霁景华,城阙丽而年光满。淹留官乐,玩花鸟以忘归;欢赏不疲,对林泉而独得。伟矣!信皇州之盛观也。岂可使晋京才子,孤摽洛下之游;魏室群公,独擅邺中亡会。盍各言志,以记芳游。同探一字,以华为韵。

      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

      欢娱方未极,林闲散馀霞。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

      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   此时高宴所,讵减习家池。

      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

      上元夜效小庾体三五月华新,邀游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   洛城观酺应制圣人信恭己,天命允昭回。

      苍极神功被,青云秘箓开。

      垂衣受金册,张乐宴瑶台。

      云凤休征满,鱼龙杂戏来。

      崇恩逾五日,惠泽畅三才。   玉帛群臣醉,徽章缛礼该。

      方睹升中禅,言观拜洛回。

      微臣固多幸,敢上万年杯。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   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

      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开。

      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

      白帝城怀古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岘山怀古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

      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

      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

      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宿襄河驿浦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赠严仓曹乞推命录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

      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

      闻道沈冥客,青囊有秘篇。

      九宫探万象,三算极重玄。

      愿奉唐生诀,将知跃马牛。

      非同墨翟问,空滞杀龙川。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垦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昨夜沧江别,言乖天汉游。

      宁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

      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   波潭一弥弥,临望几悠悠。   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若失尊卑位隔,荣贱途分,使卿士大夫,倚轩裳而傲物;山栖木食,负林壑而骄人。未有能屈富贵于沉冥,杂薜萝于簪笏。天人坐契,相从云雾之游;风雨不疲,高纵琴樽之赏。崔兵曹紫庭公胄,青云贵人,以钟鼎不足以致奇才,烟霞可以交名士。皇华昭国,怀凤綍而高寻。

      白桂追游,邀兔罝而下顾。大矣哉!生平未识,一见而交道遂存。此日披怀,千载之风期坐合。支道林之雅论,妙理沉微;崔子玉之雄才,斯文未丧。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天泬寥而烟日无光,野寂寞而山川变色。芸其黄矣,悲白露于苍葭;木叶落兮,惨红霞霜于绿野。

      尔其高兴洽,芳酒阑。顿羲和而不留,顾华堂而欲晚。长歌何托,思传稽古之文。爰命小人,率记当时之事。人探一字,六韵成篇。

      輶轩凤皇使,林薮鹖鸡冠。

      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

      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

      林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   瑶琴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卧病家园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

      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

      卧病谁能问,闲居空物华。

      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摘兰藉芳月,袚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烟灰飞御道,罗绮照昆明。

      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镜然有忆作以示之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

      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别鸟类胡秦。

      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

      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颦。

      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

      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空蒙岩雨霁,烂底晓云归。

      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

      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

      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

      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   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

      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麕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澐澐。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生涯良浩浩,天命固谆谆。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畴昔逢尧日,衣冠仕汉辰。

      交游纷若凤,词翰宛如麟。

      太息劳黄绶,长思谒紫宸。

      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把臂虽无托,平生固亦亲。

      援琴一流涕,旧馆几沾巾。

      杳杳泉中夜,悠悠世上春。

      幽明长隔此,歌哭为何人。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

      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

      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   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

      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   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   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   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

      君为幕中士,畴昔好言兵。   白虎锋应出,青龙阵几成。

      披图见丞相,按节入咸京。

      宁知玉门道,翻作陇西行。

      北海朱旄落,东归白露生。   纵横未得意,寂寞寡相迎。

      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初八峡苦风寄故乡亲友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古意题徐令壁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

      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赠别冀侍御崔司议并序朝延欢娱,山林幽痗。思魏阙魂已九飞,饮岷江情复三乐。进不忘匡救于国,退不惭无闷在林。冀侍御、崔司议至公至平,许我以语默于是矣。夫达则以公济天下,穷则以大道理身。嗟乎,子昂岂敢负古人哉!蜀国酒醨,无以娱客,至于挟清瑟,登高山,白云在天,清江涵月,可以散孤愤,可以游太清,一世之逸人,寄千里之道友,吾欲不谢于崔冀二公矣。所恨酒未醒,琴方清。

      王事靡盬,驿骑遄速。不尽平原十日之次,又谢叔度累日之欢。

      云山悠悠,叹不及也。载想房陆毕子为轩冕之人,知蜀山有云,巴水可兴。暌阙良会,我心惄然。请以此酣,寄谢诸子,为巴山别引也。   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

      白云峨眉上,岁晚来相寻。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见岁时杂咏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奕奕车骑,聚粲都人。连帷竞野,袨服缛津。

      青郊树密,翠渚萍新。今我不乐,含意[]申。

作者:陈子昂

弟子规

  •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作者:李毓秀